《浰阳早发》

时间: 2025-01-01 14:09:56

富贵本先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

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

人生重意气,出处夫岂徒。

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浰阳早发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富贵本先定,世人自荣枯。
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
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
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
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
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
人生重意气,出处夫岂徒。
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白话文翻译:

富贵本来就注定,世人自有荣华与衰落。我心中对于名利的追求如此喧嚣,难道我就没有这种想法吗?虽然我不能轻易退缩,但只希望我的进步能够慢一些。我行走在西国,心中已经对荒芜的田园感到忧伤。南来这里究竟有什么用呢,竟然碌碌无为,跟随着商车而行。若是进取没有任何补益,那我就是懒惰又愚笨。人生重在意气,出身和去处难道只是表面光鲜而已?我心中永远怀念江阳的老者,在春天的湖畔种植藕花。

注释:

  • 富贵本先定:指人生的富贵与否是命中注定的。
  • 嚣嚣好名心:指对名利的追求非常喧嚣。
  • 我行念西国:指我在西国游历时的感受。
  • 江阳叟:指江阳的老人,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政治上曾遭贬谪,生活经历丰富,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文、书法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心中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浰阳早发》是苏轼在黄州时期的作品,诗中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就以“富贵本先定”点明了命运的无常,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接着,诗人自问自答,虽然对名利有追求,但也意识到这并非人生的唯一目标,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

在描绘个人感受时,诗人通过“我行念西国”表达了对故乡和理想生活的思念,尤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表现了诗人对南来北往的思考,感慨商车碌碌而过,既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也有对自我的反省。最后一句“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则是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坚持。

整首诗抒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既有对名利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流露出诗人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富贵本先定:命运决定了人们的富贵与否。
  2. 世人自荣枯:每个人自有自己的荣华与衰落。
  3. 嚣嚣好名心:人们对名声的追逐是如此喧闹。
  4. 嗟我岂独无:我难道没有这种追求吗?
  5. 不能便退缩:虽然不想轻易放弃。
  6. 但使进少徐:希望我的进步慢一些,稳一些。
  7. 我行念西国:我在西国游历,心中有所思。
  8. 已分田园芜:对田园的荒芜感到忧伤。
  9. 南来竟何事:南来这里究竟有什么意义?
  10. 碌碌随商车:如同商车般碌碌无为。
  11. 自进苟无补:若进取无益,便是懒惰愚笨。
  12. 乃是懒且愚:这才是懒惰与愚昧的表现。
  13. 人生重意气:人生重在意气与情怀。
  14. 出处夫岂徒:出身与去处难道只是表面?
  15. 永怀江阳叟:我心中常怀念江阳的老人。
  16. 种藕春满湖:在春天的湖畔种植藕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富贵本先定,世人自荣枯”。
  • 比喻:用“碌碌随商车”比喻人生的无为。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苏轼洒脱的个性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富贵:象征物质和地位。
  • 田园: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江阳叟:象征理想的人生境界。
  • :象征纯真与美好的自然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A. 名利
    B. 理想生活
    C. 权力
    D.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江阳叟”象征着什么? A. 权贵
    B. 乡村生活
    C. 理想生活
    D. 商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对名利的追求
    B. 人生的无奈与理想
    C. 田园生活
    D. 社会现象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浰阳早发》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前者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也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表现形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