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一年三过苏。最后赴密州时。有问这回来不来。其色凄然。太守王规父嘉之。令作此词》
时间: 2025-01-17 10:0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不来。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
白话文翻译:
一年中我三次来到苏台,清酒长留在这里。佳人问我,心中却充满猜疑:这次我会回来吗?她的神情显得很凄凉。太守王规的父亲对我非常欣赏,让我写下这首词。情意尚未了结,岁月催人老。人生真是可叹,不知未来的桃李园中,谁来栽种?刘郎的双鬓已渐渐苍白。
注释:
- 苏台:指苏州的台地,是苏轼经常游历的地方。
- 清尊:清酒的酒杯,象征着饮酒作乐。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老先催:岁月催促人老,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桃李:桃李树,常用来比喻后辈或门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尤其擅长豪放与婉约并存的词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苏轼三度游历苏台时,表达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此时,苏轼正面临生活的困境和个人的衰老,这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蕴含深情和思索的词作。开篇的“一年三度过苏台”,展现出诗人对苏州的依恋与频繁往来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渊源。接着,诗人以“清尊长是开”引入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他在美好时光中的惬意与淡然。然而,随即转入佳人对他未来的猜测,流露出一种忧虑与不安。这样的情感转折,使得词作在轻松与沉重之间游走,形成鲜明对比。
“情未尽,老先催”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岁月催促着人们的衰老与离别。最终,诗人以“他年桃李阿谁栽”发出叹息,不禁让人思索未来的接班人和传承者。这一系列情感的交织,构成了整首词的核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无奈的感伤。诗中不仅充满了个人情感,更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岁月及其流逝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年三度过苏台:表达诗人频繁游历苏台的情感,暗示与此地的深厚关系。
- 清尊长是开:饮酒的欢愉,展现出当时的美好时光。
- 佳人相问苦相猜:佳人对诗人未来的猜测,表现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 这回来不来:对未来的疑惑,充满情感的牵挂。
- 情未尽,老先催: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叹人生短暂。
- 人生真可咍:对人生的感叹,反映出诗人的人生哲学。
- 他年桃李阿谁栽: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暗示接班人的不确定性。
- 刘郎双鬓衰:自我感叹,表明衰老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情未尽”和“老先催”,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桃李比作未来的传承者,富含深意。
- 拟人:情感赋予自然,增强了词作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迷茫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苏台:象征着故乡和归属感。
- 清尊:象征着欢乐和短暂的美好时光。
- 佳人:象征着爱情与情感的寄托。
- 桃李:象征着希望与传承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一年中多少次过苏台?
- A. 一次
- B. 三次
- C. 五次
-
诗中“情未尽,老先催”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爱情的期待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财富的渴望
-
“他年桃李阿谁栽”中的“桃李”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传承者
- C. 风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世事一场大梦》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阮郎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前者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集中在对爱情的怀念和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