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 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

时间: 2025-01-06 09:07:21

叶长钏动。

数朵参差窥石缝。

微雨吹檐。

墨气花香共一帘。

同心并蒂。

小印鸳鸯红压尾。

秋水池台。

不放纤尘上纸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兰 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
作者:黄燮清

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
微雨吹檐。墨气花香共一帘。
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
秋水池台。不放纤尘上纸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兰花的生长状态:细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动,几朵兰花不规则地探出石缝。细雨轻轻地打在屋檐上,墨香和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兰花的花朵如同并蒂莲,红色的小印章压在花瓣上,显得格外娇嫩。秋水映照在池塘,诗人希望这清澈的水面不被一丝尘埃弄脏,保持它的纯净。


注释:

  • 减兰:一种兰花,象征清雅之美。
  • 钏动:钏是长长的、细细的,形容兰叶轻轻摇动。
  • 参差:形容兰花的生长状态,或稀疏或密集。
  • 窥石缝:兰花从石缝中探出,表现出其坚韧和不屈。
  • 墨气:墨香,指书法或绘画的气息,此处暗示艺术氛围。
  • 同心并蒂:比喻兰花的花朵紧密相连,象征情感的深厚。
  • 纤尘:细小的尘埃,诗人希望不被污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3-1752),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擅长山水花鸟,作品极具个性,笔墨淋漓,风格独特。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黄燮清游览潘惺斋的鸥波馆时,正值春夏之交,正是兰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兰花的生长,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黄燮清的《减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兰花的清雅与韵味。全诗以兰花为中心,配合环境中细雨、屋檐、池水等元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前两句“叶长钏动。数朵参差窥石缝。”用简单的描写表现出兰花的生机与倔强,给人以清新之感。中间的“微雨吹檐。墨气花香共一帘。”则通过细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气氛,墨香与花香的交融不仅展现出艺术的氛围,也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切感受。后两句“同心并蒂。小印鸳鸯红压尾。”通过对并蒂莲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既有细腻,又有情感的抒发,表现出一种清雅之美,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叶长钏动:兰叶细长,风中轻动,给人以灵动之感。
  2. 数朵参差窥石缝:几朵兰花从石缝中探出,表现出自然生长的顽强。
  3. 微雨吹檐:细雨轻轻打在屋檐上,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环境。
  4. 墨气花香共一帘:墨香与花香交织,暗示艺术与自然的结合。
  5. 同心并蒂:兰花并蒂而生,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与和谐美好。
  6. 小印鸳鸯红压尾:红色的小印章压在花瓣上,增添了视觉的美感。
  7. 秋水池台:秋水清澈,映照着池塘,给人以清凉之感。
  8. 不放纤尘上纸来:希望水面不被任何尘埃污染,表现出对纯净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的美丽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偷窥”的描写赋予兰花以生命。
  • 对仗:如“同心并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会和对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清雅与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纯洁、高雅的品格。
  • 细雨:代表柔和与宁静。
  • 秋水:象征清澈与纯净。
  • 石缝:体现自然的顽强与生命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叶长钏动”描绘了什么?

    • A. 兰花的生长状态
    • B. 风的力量
    • C. 雨的声音
  2. “同心并蒂”暗示了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亲情
  3. 诗人希望“秋水池台”如何?

    • A. 被污染
    • B. 保持纯净
    • C. 显得浑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序》(王羲之):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通过环境描写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减兰》《兰亭序》:两者都表现出对兰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但《兰亭序》更侧重于人情与历史的结合,而《减兰》则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黄燮清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