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句三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内容:
潘郎鬓岂春能绿,
东野肩非雪亦寒。
世外那无仙可学,
人间惟有老难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潘郎的鬓发能否在春天重新变绿?
东野的肩头虽不是雪,但依然感到寒冷。
世外哪里有仙人可以学习?
人间唯一不能掩饰的就是衰老的现实。
注释:
字词注释:
- 潘郎: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指年轻俊秀的男子。
- 鬓:指鬓发,侧面的头发。
- 岂:岂非,难道。
- 东野:指东边的野外,这里可能暗指某种环境或状态。
- 肩非雪亦寒:虽无雪,但依然感到寒冷,暗喻心境或外界的寒冷。
- 世外:指世俗之外,通常形容隐逸的生活。
- 仙可学:指有能学习的高人或仙人。
- 人间惟有老难瞒:人世间唯一难以掩饰的就是衰老。
典故解析:
此诗直接提及“仙”,反映了古代人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且通过对比显露出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天池,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古文和诗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风格清新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南宋时期,刘克庄身处的时代背景复杂,国家动荡,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变迁交织在一起,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绝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和寒冬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提到“潘郎鬓岂春能绿”,引发人们对青春的追忆与渴望,问句形式加强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感。接着提到“东野肩非雪亦寒”,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的描写,暗示尽管外界并无雪,但内心的寒冷却难以掩饰,象征着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后两句则转向哲学的思考,“世外那无仙可学”,让人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可以逃避的仙人或理想的境界,最终归结为“人间惟有老难瞒”,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刘克庄深邃的思考与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潘郎鬓岂春能绿:提问的形式,表达对青春的渴望与失落。
- 东野肩非雪亦寒:尽管没有雪,却感到寒冷,隐喻内心的孤独。
- 世外那无仙可学:否定了理想境界的存在,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 人间惟有老难瞒:强调衰老是无法掩饰的现实,形成全诗的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潘郎”比喻年轻,反映青春的流逝。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反问:使用反问增强感情的表达,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青春与衰老、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探讨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深厚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青春与希望。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仙:象征理想与超脱。
- 老:象征不可逆转的现实。
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示了文化的深度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潘郎”主要指什么?
A. 年轻俊秀的男子
B. 一位老者
C. 一位仙人 -
诗中“东野肩非雪亦寒”中的“寒”主要指什么?
A. 物理上的寒冷
B. 心灵的孤独
C. 社会的冷漠 -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种情感?
A. 爱情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 白居易《长恨歌》:探讨爱情与时间的主题。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作品更为内敛与沉思,李白则多表达豪放与对人生的狂放态度,两者在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代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