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题画美人》

时间: 2025-01-19 13:42:33

谁向冰绡。

淡写轻描。

新妆巧、杨柳纤腰。

云鬟叠叠,绣带飘飘。

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有个妖娆。

曾得相遭。

细思量、何处逍遥。

料应今夜,月下吹箫。

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香子 题画美人
作者: 蔡翥 〔清代〕

谁向冰绡。淡写轻描。
新妆巧杨柳纤腰。
云鬟叠叠,绣带飘飘。
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有个妖娆。曾得相遭。
细思量何处逍遥。
料应今夜,月下吹箫。
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白话文翻译

谁在那轻薄的纱上,轻轻描绘?
新妆如杨柳般巧妙,纤细的腰身。
云鬟层层叠叠,绣带轻轻飘扬。
那眼睛多么妩媚,眉毛多么秀丽,脸庞多么娇嫩。
真有一个妖娆的女子,曾经与我相遇。
细细思量,究竟哪里才是逍遥的地方?
想必今晚,月下我将吹箫。
在梅花溪边,桃花岸上,杏花桥旁。

注释

  • 冰绡: 轻薄的纱帘,常用于女性的装束。
  • 新妆: 新妆容,形容女子妆饰精致。
  • 巧杨柳纤腰: 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如新柳般柔美。
  • 云鬟叠叠: 云鬟指古代女子的发髻,形容发髻层次分明。
  • 绣带飘飘: 指绣花的带子轻轻飘动,增添了女子的妩媚。
  • 妖娆: 妖艳而娇美,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翥,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女性美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柔美,常以清丽的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行香子 题画美人》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美人和自然的崇尚,诗中描写的美人形象与周围的自然景色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位美人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赞美。词的开头以“谁向冰绡”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柔和的画面感。随着诗句的展开,词中逐渐描绘出美人的妆容、身姿和神态,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新妆巧杨柳纤腰”一句,恰到好处地将女子优雅的身姿与自然界的柳树相提并论,增添了诗的意境。接着提到的“云鬟叠叠,绣带飘飘”,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美人妆饰的精致,进一步增强了美的氛围。

“有个妖娆。曾得相遭。”这句则暗示了诗人与美人之间的情感经历,带有一丝惆怅与追忆。最后,诗人通过“料应今夜,月下吹箫”展现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不仅是一幅美人图,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美人和自然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向冰绡: 引入,询问谁在轻薄的纱帘上描绘。
  2. 淡写轻描: 轻轻地描绘,形容手法轻柔。
  3. 新妆巧杨柳纤腰: 比喻女子的身姿如杨柳般柔美。
  4. 云鬟叠叠,绣带飘飘: 形容女子的发髻和绣带,增添了动感。
  5. 又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 细致描写女子的五官,展现出她的美丽。
  6. 有个妖娆: 直接表述美人的美丽动人。
  7. 曾得相遭: 提到曾经的相遇,暗含情感。
  8. 细思量何处逍遥: 思考哪里才是心灵的归宿。
  9. 料应今夜,月下吹箫: 表达对今夜的期待,渴望在月下演奏音乐。
  10. 在梅花溪,桃花岸,杏花桥: 描绘美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妆巧杨柳纤腰”,将女子与自然物相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 “云鬟叠叠,绣带飘飘”,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排比: “眼儿媚,眉儿秀,脸儿娇”,通过排比强调了美人的多方面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冰绡: 象征轻盈与柔美,暗示女性的娇弱。
  • 杨柳: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进一步强化了美的主题。
  • 云鬟: 代表女子的优雅,常用来象征女性的美丽。
  • 月下吹箫: 象征浪漫与宁静,暗示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妆巧杨柳纤腰”是比喻什么?

    • A. 美人的性格
    • B. 美人的身姿
    • C. 美人的声音
  2. 诗中“云鬟叠叠”指的是:

    • A. 云的形态
    • B. 美人的发型
    • C. 自然景观
  3. “料应今夜,月下吹箫”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B. 美人的身姿
  2. B. 美人的发型
  3. B. 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描绘女性情感的细腻,风格相似。
  • 杜甫《丽人行》: 也以美人为题,表达对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蔡翥的《行香子 题画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描绘女性美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