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9 00:05: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歌阕斗清新。
檀板初匀。
画堂新筑太湖滨。
好是黄花开应候,
聊宴亲宾。
上客即逢辰。
况是青春。
上林开宴锡尧尊。
今夜素娥真解事,
偏向人明。
白话文翻译
本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充满了青春气息和欢快的氛围。诗人以清新的歌声和初次敲打的檀板,展现了刚搭建好的画堂旁边的美丽景色,提到黄花盛开,正是宴会的好时节,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诗中提到的“上客”暗指尊贵的宾客,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在宴会上恰逢良辰美景,氛围和谐。最后,诗人提到今夜的月亮(素娥)似乎特别懂得人情世故,仿佛为人们的欢聚增添了光彩。
注释
- 歌阕:歌声的结束,指的是歌曲的段落。
- 檀板: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伴奏,表示宴会的热闹。
- 画堂:指装饰华美的厅堂,特指宴会场所。
- 黄花:暗指菊花,象征着长寿与欢庆。
- 上林:古代皇帝的园林,象征着富贵和盛筵。
- 锡尧尊:指尊贵的酒杯,尧是中国古代的圣君,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 素娥:指月亮,古人常以“素娥”来称月亮,寓意美好与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赞美。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雅致,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一个盛行诗词文化的时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宴会成为社交的重要场合,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颂扬青春与欢乐的作品。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欢庆的词作。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友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歌阕斗清新”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活泼的氛围。接着提到“檀板初匀”,使人仿佛听到宴会中的乐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使“黄花”成为宴会的象征,表达出宴会在这美丽季节的恰如其分。
“上客即逢辰”一句中,诗人将尊贵的宾客与美好的时光结合,传达出年轻人应当珍惜青春的思想。而最后两句通过“今夜素娥真解事,偏向人明”则将宴会的欢乐与月亮的明亮相结合,象征着人们在美好夜晚中的欢聚与畅谈,增添了诗的情感温度。
整首词以流畅的节奏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宴会场景,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阕斗清新:宴会的歌曲结束时,气氛清新。
- 檀板初匀:乐器的节奏刚刚开始,增添了宴会的热闹。
- 画堂新筑太湖滨:新建的美丽厅堂在太湖边,环境优雅。
- 好是黄花开应候,聊宴亲宾:黄花盛开正是美好的时节,适合宴请亲友。
- 上客即逢辰:贵宾正好在这个美丽的时刻到来。
- 况是青春:强调整个宴会充满青春活力。
- 上林开宴锡尧尊:在繁华的园林中举行盛宴,享用美酒。
- 今夜素娥真解事,偏向人明:今夜的月亮特别明亮,仿佛懂得人情,增添了宴会的喜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素娥”,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上客即逢辰,况是青春”,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意象:通过黄花、月亮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青春的赞美和对欢聚生活的向往,以宴会作为载体,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欢乐的节日气氛。
- 月亮(素娥):象征着清雅、明亮,寓意着人间的美好情感。
- 画堂:象征着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代表着富裕和高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快乐的青春
B. 长寿与欢庆
C. 友情的深厚
答案:B -
“上林开宴锡尧尊”中“锡尧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美酒
C. 食物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素娥”是指? A. 明亮的星星
B. 清澈的河流
C. 月亮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赞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描绘月亮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与《将进酒》:两首诗均表现出对欢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浪淘沙》更侧重于青春的欢快气氛,而《将进酒》则更加强调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及时行乐的理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流派与风格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浪淘沙》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