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和王待制牡丹咏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
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
傍栏人自醉,惜翦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
白话文翻译:
谁把洛川的花移植过来,
一天之内就送到了你的海边。
花儿有的浓烈有的淡雅,
经历了几番风露的变化。
身旁的人们醉意盎然,
可惜春天的花儿还没有剪下。
使君您正值青春年少,
我们一同欣赏这美好,我感到十分快乐。
注释:
- 洛川花: 指洛阳的牡丹,象征着美丽与富贵。
- 汝海: 指代“你”的地方,可能是指王待制的居所或所指向的地方。
- 浓淡百般开: 花的颜色和形态各异,表现了花的多样性。
- 惜翦春有待: 表达了对花期的珍惜和对春天的期待。
- 使君: 对王待制的尊称,表示对其身份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与王待制相聚之际,正值春天,牡丹花盛开,诗人借花抒情,表达对春天及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和王待制牡丹咏》是一首描绘牡丹花的诗,梅尧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欢乐。诗的开头以“谁移洛川花”引入,展现了洛阳牡丹的移植,暗示着美好的事物可以跨越空间而来到眼前。接着,诗人描绘了牡丹花的多样性,浓淡相间,风露交替,生动地展示了花的美丽与生命的变化。身旁的人们自醉于花前,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春天的热爱。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年轻的王待制共赏花的乐趣,体现了友情的美好与青春的活力。这首诗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友情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移洛川花”:问谁把洛阳的花移过来,表现了对花的珍视和好奇。
- “一日来汝海”:花在短时间内就到达了王的居所,显示了春天的飞速变化。
- “浓淡百般开”:花的色彩和形态各异,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 “风露几番改”:经历风雨的洗礼,花儿的变化更显其韵味。
- “傍栏人自醉”:旁观的人们沉醉于花的美丽,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享受。
- “惜翦春有待”:对花期的珍惜,暗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使君方少年”:称呼王待制,表达对年轻人的欣赏。
- “共赏喜我在”:共同欣赏花的美好,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
修辞手法:
- 比喻:“洛川花”比喻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
- 拟人:诗中“傍栏人自醉”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互动。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友情与生命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牡丹: 象征富贵、美丽与繁荣。
- 春天: 代表生机和希望,诗中通过春花的变化反映岁月的流转。
- 饮酒: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友谊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洛川花”指代什么?
A. 桃花
B. 牡丹
C. 菊花
D. 荷花 -
诗中提到的“使君”是指谁?
A. 王待制
B. 梅尧臣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春天与友谊的珍视
C. 对社会的不满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各类花卉,尤其是牡丹的描写。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杜甫的花卉诗作比较,梅尧臣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而杜甫则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忧伤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