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待制子方北使》

时间: 2025-01-04 09:00:44

王命来天外,阏氏坐帐中。

仪虽聘邻国,礼岂异和戎。

汉使方持节,胡人自带弓。

唯应沙漠凛,不减谏臣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唐待制子方北使
梅尧臣

王命来天外,阏氏坐帐中。
仪虽聘邻国,礼岂异和戎。
汉使方持节,胡人自带弓。
唯应沙漠凛,不减谏臣风。

白话文翻译:

王命从天外而来,阏氏正在帐中坐着。
虽然仪仗派遣到邻国,但礼节难道会不同于和戎吗?
汉朝的使者正持节前行,胡人却自带弓箭。
只希望在沙漠中能够感受到凛冽的寒风,不减谏臣的风范。

注释:

  • 阏氏:古代对王后或皇后的一种称谓。
  • :指仪仗,礼仪。
  • 聘邻国:用礼节邀请邻国建立关系。
  • :指代表汉朝的节杖,是官方使者的象征。
  • 胡人:指北方少数民族,常与汉朝发生冲突。
  • 沙漠:指北方的荒凉地带,象征艰难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雪窗,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梅尧臣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梅尧臣在朝廷任职期间,正值北方边境形势紧张,朝廷需要派遣使者与胡人进行外交谈判。诗中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切与对使者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行的形式,表达了对唐待制出使北方的期望和祝福。诗中通过描绘王命的来临和阏氏的坐帐,展示了朝廷的威仪和对外交事务的重视。接着,诗人提到使者的使命,强调了礼节的重要性,体现出他对国家外交的思考。最后一句“唯应沙漠凛,不减谏臣风”,既表达了对使者的期望,也暗含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句简洁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命来天外:指朝廷的命令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显示出国家事务的紧迫性。
  2. 阏氏坐帐中:指王后在朝廷中,象征着统治的权威和稳定。
  3. 仪虽聘邻国:尽管我们派遣使者给邻国以礼,显示出对外交的重视。
  4. 礼岂异和戎:礼节是否会因和睦而有所不同,质疑外交的真正意义。
  5. 汉使方持节:汉朝的使者正在前往北方,持有代表国家的节杖。
  6. 胡人自带弓:胡人自带武器,暗示边境的紧张局势。
  7. 唯应沙漠凛:希望在沙漠中能感受到寒风的凛冽。
  8. 不减谏臣风:希望使者能够保持谏臣的风范,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汉使”和“胡人”的对比,突出外交的复杂性和艰难。
  • 象征:沙漠象征着困境和挑战,谏臣风象征着忠诚和责任。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外交使命的期待和对使者的祝福,同时也隐含着对北方形势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命: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责任。
  • 阏氏:代表着王室的尊贵与稳固。
  • 沙漠:象征艰苦的环境和挑战。
  • 谏臣风:象征忠诚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阏氏”指的是: A. 王后
    B. 大臣
    C. 军队
    D. 使者

  2. 诗中提到“胡人自带弓”意在强调: A. 胡人的力量
    B. 外交的复杂性
    C. 和平的希望
    D.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 “不减谏臣风”表达了诗人对使者的期望是: A. 忠诚与责任
    B. 勇气与智慧
    C. 财富与荣华
    D. 速度与效率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夜泊牛津》-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送唐待制子方北使》与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两者都涉及送别的主题,但梅尧臣关注国家和外交,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