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敬荣堂诗》
时间: 2025-01-14 20:40:12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
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
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
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
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
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
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
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
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
口泽母杯圈,改作唇齿寒。
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
有伐其左臂,那复右者存。
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
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则艰。
世其有不知,利欲令智昏。
周君千载士,金玉四弟昆。
状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
又如孔门科,行义皆可尊。
我行前冈上,人指孝友门。
邀我饮其家,本末能具陈。
我家所自出,嘉佑刘三元。
至今起俗说,闻者薄夫醇。
逮我先君子,仁孝俭且文。
室有相乳猫,庭有同心兰。
推梨更逊枣,左右儿曹欢。
尺布与斗粟,咄哉彼何人。
比屋二百年,试比东西隣。
东家余破釜,西里今颓垣。
萁豆自煎煮,拔地无本根。
逼逼守遗戒,岂不在子孙。
矧复学圣贤,遑恤后富贫。
谁书百忍字,何不一笑温。
我老悲古道,闻此摧肺肝。
洗盏前致词,福善天匪悭。
圣朝重揖逊,欲尧舜此民。
请君大其门,车马行便蕃。
长歌谪仙李,茂记文公韩。
我诗聊复再,语拙意则真。
此书君勿嗤,傥俟采诗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氏敬荣堂诗
辛弃疾 〔宋代〕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
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
春风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
当年召公诗,虑缺兄弟恩。
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
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
仓卒竞锱铢,或不暇掩亲。
朝从官府去,暮与妻妾论。
手植父桑枯,俄顷楚越分。
口泽母杯圈,改作唇齿寒。
我观天地间,孰不知爱身。
有伐其左臂,那复右者存。
君看百足虫,至死身不颠。
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则艰。
世其有不知,利欲令智昏。
周君千载士,金玉四弟昆。
状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
又如孔门科,行义皆可尊。
我行前冈上,人指孝友门。
邀我饮其家,本末能具陈。
我家所自出,嘉佑刘三元。
至今起俗说,闻者薄夫醇。
逮我先君子,仁孝俭且文。
室有相乳猫,庭有同心兰。
推梨更逊枣,左右儿曹欢。
尺布与斗粟,咄哉彼何人。
比屋二百年,试比东西隣。
东家余破釜,西里今颓垣。
萁豆自煎煮,拔地无本根。
逼逼守遗戒,岂不在子孙。
矧复学圣贤,遑恤后富贫。
谁书百忍字,何不一笑温。
我老悲古道,闻此摧肺肝。
洗盏前致词,福善天匪悭。
圣朝重揖逊,欲尧舜此民。
请君大其门,车马行便蕃。
长歌谪仙李,茂记文公韩。
我诗聊复再,语拙意则真。
此书君勿嗤,傥俟采诗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德的敬仰,以及对当今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提到泰伯和周公等历史人物,强调了德行和谦逊的重要性。诗人感叹当代人与亲友之间的疏离,物质欲望驱使人们忽视道义。作者追忆古人的仁德,反映出对亲情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注释:
- 泰伯:周朝的开国君主,以德行闻名。
- 周公:周朝的贤臣,辅佐周武王。
- 召公:召公奭,周朝的另一位著名贤臣。
- 首阳子:指的是隐居于首阳山的贤士,强调清白和节操。
- 百足虫:指一种虫子,象征生命的韧性。
- 圣朝重揖逊:指当时的朝代重视谦逊和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豪放,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周氏敬荣堂诗》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交织,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反思当下社会的风气,表达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当代人际关系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贤德的回顾,展现了辛弃疾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如泰伯、周公等,都是古代以德行著称的人物,诗人以此来对比当代社会的风气,表达对人情冷漠和物质追求的批判。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春风棠棣萼”的柔美,也有“仓卒竞锱铢”的急切,生动描绘了社会的种种现象。
诗人通过对家庭和亲情的描写,表现了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在描写家庭生活时,诗人提到“手植父桑枯”,表达了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家庭关系的重视。此外,诗中多处提到“仁孝”“节俭”等美德,体现出诗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通过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发人深思。辛弃疾在此诗中不仅回顾了历史的教训,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呼唤人们重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泰伯古至德,以逊天下闻:泰伯以他高尚的德行而闻名,尤其是他让位于他人。
- 周公去未远,二叔乃流言:周公的德行虽已不远,但周公的两个叔叔却因流言而被误解。
- 岂无良友生,岁晏谁急难:难道没有良友相伴吗?年岁晚的时候,谁来帮助我渡过难关?
- 贤哉首阳子,此粟久不餐:首阳子如此贤明,他的清白与节操让他不曾享受物质的富足。
- 末俗益可嗟,有货无天伦:末世的风气让人感到惋惜,虽然物质丰富,但缺乏亲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百足虫”来比喻人际关系的坚韧。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人性化的描写让古人和现代人的感受更为鲜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呼唤人们重视传统美德,珍惜亲情与友情,反思当今社会的物质主义倾向。通过对古代贤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德行的渴望和对当代人际关系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伯:象征高尚的德行与牺牲精神。
- 春风棠棣萼: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的人际关系。
- 仓卒竞锱铢:象征急促的生活节奏与物质追求。
- 百足虫:象征生命的韧性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泰伯以什么闻名?
- A. 文采
- B. 德行
- C. 财富
- D. 权力
-
诗中提到的贤人是?
- A. 孟子
- B. 首阳子
- C. 孔子
- D. 老子
-
诗中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哪方面?
- A. 人际关系
- B. 政治腐败
- C. 生态环境
- D. 经济发展
答案:
- B 德行
- B 首阳子
- A 人际关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两者都重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但辛弃疾更关注人际关系及道德,李白则更具豪放与抒情色彩。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