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寺丞宰岐上》

时间: 2025-01-04 08:28:35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高寺丞宰岐上
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寺丞宰岐的送行之情。首先提到他佩戴的墨色绶带,令人怜惜他孤身一人。接着指出,豪杰之士固守秦国的风俗,而土地则承袭着古老的豳风。春天的美色在弦外回响,山光隐约在几处。最后,这位君子一定会把善政传播开来,不久便会抵达关东。

注释:

  • 墨绶:指黑色的绶带,古代官员的标志。
  • 怜君尚一同:怜惜你仍然孤单一人。
  • 人豪固秦俗:豪杰之士还固守着秦国的风俗。
  • 地古自豳风:这片土地自然继承了古代的豳风(指周代的风俗文化)。
  • 春色鸣弦外:春天的美丽色彩在琴弦外回荡。
  • 山光隐几中:山的光影隐约在几处之间。
  • 定应传善政:一定会传播好的政令。
  • 不日到关东:不久就会到达关东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诗才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和抒发情感,作品多流露出对人事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高寺丞宰岐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及对未来政务的期待。高寺丞宰岐即将前往关东,诗中充满了对政治理想的向往与对友人的关切。

诗歌鉴赏:

《送高寺丞宰岐上》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又蕴含着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墨绶垂腰底”便以细腻的描写引入,展现了高寺丞宰岐的身份与风采,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怅然。接下来的“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则通过对比,揭示了人性与传统之间的矛盾,豪杰们固守的秦俗与豳风的古老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当下的思考。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而最后两句“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渴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施行良好的政令,改变民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展现了韩维深厚的文化积淀与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墨绶垂腰底:描写了高寺丞的官服,暗示其身份。
  2. 怜君尚一同:表达对友人的关心,惋惜其孤独。
  3. 人豪固秦俗:反映社会风俗的坚守与变化。
  4. 地古自豳风:强调古代文化的传承。
  5. 春色鸣弦外:自然的美在琴声中回荡,象征春天的生机。
  6. 山光隐几中:山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美。
  7. 定应传善政:期望他能推行良政,惠及百姓。
  8. 不日到关东:预示着未来的来临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春色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意境。
  • 排比:通过对比不同的风俗与文化,增强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送别之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寄托了对理想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希冀,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绶:象征官职与权力。
  • 春色:象征希望与生机。
  • 山光:代表自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墨绶”主要指什么?

    • A. 武器
    • B. 官服
    • C. 食物
    • D. 乐器
  3. 诗中的“善政”指的是什么?

    • A. 个人行为
    • B. 政府政策
    • C. 文化习俗
    • D. 经济发展

答案:

  1. B. 宋代
  2. B. 官服
  3. B. 政府政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高寺丞宰岐上》都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韩维则结合了对社会的关照与理想的展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