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宿呈一二交游》
时间: 2025-01-19 15:48: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墙根蟋蟀鸣不休,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揽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
谁能摆落世俗累,愿敝肥马同轻裘。
白话文翻译:
墙根下的蟋蟀不停地鸣叫,我在学省的高梧树下过夜。昏暗的灯光钉在墙壁上,照亮我孤独的坐姿,悲伤的风揽动着我的心肠,生出无尽的忧愁。长久以来,世间的琐事并非我所愿,只想借着酒醉来谋求一时的安宁。谁能摆脱世俗的重负,我愿意骑着瘦马,穿着轻便的衣裳。
注释:
- 墙根:墙的根部,指院子或庭院的边角。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季鸣叫,象征孤独和凄凉。
- 学省:指的是官府或学习的地方。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象征秋天的肃杀。
- 昏灯:昏暗的灯光,烘托出孤独的氛围。
- 悲风:悲伤的风,象征内心的忧伤。
- 尘事:指世俗的琐事和纷扰。
- 烂醉:形容醉得很厉害,想借酒忘忧。
- 世俗累:世俗的负担,生活中的烦恼和责任。
- 敝肥马:破旧的肥马,象征简陋的生活。
- 轻裘:轻便的衣裳,象征追求的自由和轻松。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十分常见,与“归隐”主题有相通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德甫,号白云,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职于翰林学士,才华横溢,诗风清新。韩维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兼具清丽与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被贬或在官场失意期间,夜宿于学省,环境的孤寂与内心的忧愁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世俗的反感。
诗歌鉴赏:
《临宿呈一二交游》以秋夜的环境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孤寂中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篇以“墙根蟋蟀鸣不休”引入,蟋蟀的鸣叫与夜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接着,“昏灯钉壁照孤坐”描绘出一个孤独的身影,灯光微弱,意境凄凉,令人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愁。
“悲风揽肠生百忧”表现出秋天的悲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风的悲伤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悲苦。这种情感的表达,借助自然环境的描绘,使得情感愈发真实而深刻。后两句“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以及藉酒消愁的渴望,展现了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能摆落世俗累,愿敝肥马同轻裘”则是一种呼唤,表达了对摆脱世俗束缚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此诗整体上以清新而又悲凉的笔调,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墙根蟋蟀鸣不休:描绘秋夜环境,蟋蟀的鸣叫与孤独感结合。
- 夜宿学省高梧秋:夜晚在学省的高梧树下,突出孤独与凄凉。
- 昏灯钉壁照孤坐:昏暗的灯光照亮孤独的身影,暗示心境的孤寂。
- 悲风揽肠生百忧:悲伤的风引发内心的忧愁,情感的深刻表达。
- 久从尘事非我意:对世俗琐事的无奈与失望,表露心声。
- 直有烂醉为身谋:借酒浇愁,寻求一时的解脱,表现逃避。
- 谁能摆落世俗累:希望摆脱世俗的负担,寻求自由的生活。
- 愿敝肥马同轻裘:愿意骑着瘦马,穿着轻便衣裳,象征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悲风揽肠”,使自然界的风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如“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揽肠生百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增强意象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孤独的夜晚和对世俗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蟋蟀:象征孤独与思念。
- 高梧:代表秋天的肃杀与诗人内心的凄凉。
- 昏灯:象征孤独与内心的迷茫。
- 悲风:传达忧愁与对世事的感慨。
- 烂醉:象征对逃避现实的渴望。
- 肥马与轻裘: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什么?
- A. 蝉
- B. 蟋蟀
- C. 蜻蜓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忧伤
- C. 愤怒
-
诗人希望摆脱什么样的负担?
- A. 家庭负担
- B. 世俗的累
- C. 工作压力
答案:
- B. 蟋蟀
- B. 孤独与忧伤
- B. 世俗的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但更加豪放与洒脱。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风格更为淡雅。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