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
张孝祥
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
赠以墨竹屏,况此君子节。
岁月不我留,玉立空山阴。
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
白话文翻译
已经四年没有见面,见到面又要说再见。
我送你一幅墨竹屏风,何况你是一位有节操的君子。
时光不待人,仿佛你如同山中挺立的玉树。
我希望我们能够常常不忘彼此,借着风时常寄托音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见:没有见面。
- 既见:已经见面。
- 作别:告别,离别。
- 墨竹屏:用墨色绘制的竹子图案的屏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 君子节:君子有节操的意思。
- 岁月:时间,岁月流逝。
- 玉立:像玉石般挺立,比喻姿态优雅。
- 空山阴:空旷的山中阴凉处。
- 愿言:希望说。
- 无相忘:不忘彼此。
- 因风:借着风。
- 时寄音:随时寄送音信。
典故解析
“君子节”源自《论语》,君子应当具备的高尚品德与节操。诗中提到的墨竹图案,象征着君子的清高与坚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仲明,号云山,宋代词人,兼擅诗文。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裘甫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亦是对友人节操的赞美。
诗歌鉴赏
《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直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长时间未见的情感,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接着,诗人送上一幅“墨竹屏”,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寓意着友谊的美好和坚贞。
在第三句“岁月不我留”中,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使用“玉立空山阴”来比喻友人的高洁与挺拔。最后一句“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则是对未来友谊的期许,希望两人能够在岁月的流逝中,仍然保持联系,互寄音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见已四年:表达诗人与友人四年未见的感慨。
- 既见还作别:见面后又要分别,增添了离愁。
- 赠以墨竹屏:送给友人一幅墨竹屏,象征高洁品格。
- 况此君子节:强调友人的高尚节操。
- 岁月不我留:感叹时光无情,无法停留。
- 玉立空山阴:比喻友人如玉树般高洁。
- 愿言无相忘:期望彼此能够常常不忘。
- 因风时寄音:借风传递音信,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玉立”,突出其高洁。
- 对仗:诗中“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时光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玉立:象征优雅、挺拔的形象。
- 空山阴:象征宁静、清幽的环境,反映内心的淡泊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墨竹屏”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美好
B. 高洁的品格
C. 时光的流逝 -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保持联系?
A. 书信
B. 因风
C. 见面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时的友谊与思念。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分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然而张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强调壮志未酬的遗憾,二者在情感的表述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张孝祥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