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雪诗》
时间: 2025-01-04 06:24: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瑞应便种麦鸦,余光犹得映书车。
也知一腊要三白,故作六霙先百花。
授简才悭惭赋客,披蓑句好忆渔家。
拟酤斗酒听琴操,三百青铜落画叉。
白话文翻译:
为了应景瑞兆,便种下了麦子和鸦。
余光仍然可以映照书车的光辉。
也知道腊月里要有三场白雪,因此提前写出六个霙雪,先于百花开放。
授予简牍却感到惭愧于赋诗的客人,披上蓑衣的句子让我想起渔家的生活。
打算酌酒听琴的曲调,三百青铜乐器落下画叉。
注释:
- 瑞:吉兆、祥瑞。
- 麦鸦:可能指麦田中的乌鸦,象征丰收。
- 书车:古人用于记录书籍的车,象征文化。
- 一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 三白:指三场白雪,象征冬季。
- 六霙:霙雪,指雪和雨混合的天气。
- 授简:传递文书。
- 赋客:指文人、诗人。
- 披蓑:披上蓑衣,意指渔夫的生活。
- 琴操:指琴曲。
- 青铜:古代乐器,象征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铨,字子高,号白石,宋代诗人,曾任官职,知名于当时的文坛。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寒冬腊月,诗人在雪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以及农家生活的艰辛,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以“瑞”字引入,体现了诗人对丰收的寄望,也反映了农事的实际。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以“六霙”提及冬雪,暗示了冬天的寒冷与诗人在严冬中对春暖花开的期待,表达了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中间部分提及“赋客”,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自省,流露出一丝惭愧之情。
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酌酒听琴的场景让人联想到渔家的安逸,展现了诗人对乡土情怀的眷恋。这种简约而富有情感的描绘,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瑞应便种麦鸦”:为迎接吉兆而种下麦子和乌鸦,暗示丰收的希望。
- “余光犹得映书车”:余光照耀书车,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光辉。
- “也知一腊要三白”:知道腊月里会有三场白雪,表现对气候变化的敏感。
- “故作六霙先百花”:提前创作霙雪的诗句,象征对春天的期待。
- “授简才悭惭赋客”:表达对文学传承的惭愧感,体现诗人对文人身份的反思。
- “披蓑句好忆渔家”:回忆渔家生活,展现了对乡土人情的眷恋。
- “拟酤斗酒听琴操”:打算在闲暇时酌酒听琴,表现对生活的享受。
- “三百青铜落画叉”:古乐器的音响,象征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瑞”暗喻吉祥的兆头,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通过自然景象象征人生哲理,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乡土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象征吉祥与希望。
- 麦鸦:象征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 书车:象征文化的传承。
- 三白:象征冬天的冷冽与纯净。
- 百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渔家:象征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瑞”指的是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吉祥的兆头
- C. 春天的花朵
-
诗人对“赋客”的感受是?
- A. 自豪
- B. 惭愧
- C. 无所谓
-
“披蓑句好忆渔家”中的“蓑”指的是?
- A. 渔网
- B. 蓑衣
- C. 渔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胡铨与苏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苏轼更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胡铨则更显细腻与温柔。
- 胡铨与李白:李白的诗歌常带有壮志豪情,而胡铨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精华》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