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题铁坑
作者: 胡铨 〔宋代〕
原文展示:
路入阳春境,杳然非世间。
初疑金菊岭,原是铁坑山。
日薄岚气重,天寒酒力悭。
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
白话文翻译:
这条路通向春天的境界,仿佛与人间隔绝。
起初以为是金菊岭,实际上是铁坑山。
夕阳下,山岚的气息变得浓重,天寒地冻使酒意减退。
人们说这里的地方不好,我却喜爱这青碧的柔美。
注释:
- 杳然: 形容遥远、幽静,似乎与世隔绝。
- 金菊岭: 指一种风景,象征美丽的地方。
- 岚气: 指山中的雾气,通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 酒力: 喝酒后的兴致或力量。
- 孱颜: 形容青翠的颜色,柔和而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字延之,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山水风景,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他的诗风清新,常带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览铁坑山时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评价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感情和对人世间繁杂情感的超然态度。开篇便以“路入阳春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和谐宁静的状态,接着通过“杳然非世间”强调了这里的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自己初步的误解——误以为是金菊岭而实为铁坑山,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真实的认知。
后半部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愈发显著,日落与寒冷的描绘,不仅有助于增强氛围,也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反思。“人言兹地恶,我爱碧孱颜”一句,表达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同时也显露出他对自然清丽色彩的喜爱,正是这些矛盾的情感交织,构成了整首诗的深度与广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入阳春境”:道路通向春天的美景,暗示着自然的美好。
- “杳然非世间”:此地幽静,与世俗隔绝,给人一种超脱感。
- “初疑金菊岭”:起初以为是风景如画的地方。
- “原是铁坑山”:揭示了真实的自然景观,富有反转意味。
- “日薄岚气重”:夕阳西下,山中的雾气愈加浓重,暗示时间的流逝。
- “天寒酒力悭”:寒冷的天气使得饮酒的兴致减退,表现了自然对人情感的影响。
- “人言兹地恶”:外界对这片土地的负面评价。
- “我爱碧孱颜”: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情感,表露出他对美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用“阳春境”比喻美好的自然境界,突显诗人的向往。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意象: “金菊岭”与“铁坑山”构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多元认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山水相依”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阳春境: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铁坑山: 代表真实与朴素,反映了自然的真实状态。
- 岚气: 体现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碧孱颜: 代表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杳然”意指: a) 明亮 b) 幽静 c) 繁华
答案: b) 幽静 -
诗人对“铁坑山”的情感是: a) 负面 b) 中立 c) 积极
答案: c) 积极
填空题:
“路入__境,杳然非世间。”
答案: 阳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比较胡铨的《题铁坑》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山水之美,但胡铨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独立性,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