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梅》

时间: 2025-01-06 09:28:17

北地无梅,岁寒谁慰看花眼。

盆中一剪。

且与倾杯盏。

若到江南,树树雕琼碝。

香风转。

水明沙浅。

日暮诗人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梅》
——姚华〔清代〕
北地无梅,岁寒谁慰看花眼。
盆中一剪。且与倾杯盏。
若到江南,树树雕琼碝。
香风转。水明沙浅。
日暮诗人蹇。

白话文翻译

北方没有梅花,寒冬里谁来慰藉我的赏花之情呢?只有在盆中剪下一枝梅花,且与酒杯相倾。若能去到江南,那里树木如雕琼般美丽。香风轻拂,水清沙幼。夕阳西下,诗人心情沉重。

注释

  • 北地:指北方地区,梅花较少。
  • 岁寒:指寒冷的冬季。
  • :安慰,抚慰。
  • 花眼:指赏花的眼光或心情。
  • 一剪:指剪下一枝梅花。
  • 倾杯盏:指与饮酒的动作。
  •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以梅花著称。
  • 雕琼碝:形容梅花的美丽,有如雕刻的玉石。
  • 香风:指梅花的芬芳气息。
  • 水明沙浅:描绘江南的水清沙幼的美丽景象。
  • 日暮:黄昏,夕阳西下。
  • :指困顿或无奈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以其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梅花在此地生长繁茂。诗人在寒冷的北方感受到梅花的缺失,隐含了对南方美好景象的向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敏感和内心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在作品中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审美体验。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源于作者在北方冬季的孤寂与对江南美景的向往,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爱和对南方温暖气候的渴望。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梅》通过对比北地与江南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及其内心情感的孤独。诗人首先描绘北方寒冷的实况,表达了在冬季缺乏梅花的失落感。接着,诗人转向对江南的美好回忆,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芬芳。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

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尤其是“香风转,水明沙浅”一句,生动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诗中的情感深邃,既有对梅花的喜爱,也有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地无梅,岁寒谁慰看花眼。”:北方没有梅花,寒冷的冬季谁来安慰我对花的渴望?
    • “盆中一剪。且与倾杯盏。”:在盆中剪下一枝梅花,且与酒杯相斟。
    • “若到江南,树树雕琼碝。”:如果能去江南,那里的树木如雕刻的美玉般美丽。
    • “香风转。水明沙浅。”:香风轻轻拂过,水清沙细。
    • “日暮诗人蹇。”:夕阳西下,诗人感到沉重无奈。
  • 修辞手法

    • 押韵与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雕琼碝”比喻梅花的美丽,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对冬季孤寂的感慨以及对江南美好环境的向往,展现了内心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北地:象征孤独与寒冷,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江南:象征温暖、美丽与希望,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地”是指哪个地区?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中部
  2. “香风转”的意象主要描绘了哪种景象?

    • A. 烟雾
    • B. 清风
    • C. 暴风
  3. 诗人对梅花的情感是:

    • A. 喜爱
    • B. 厌恶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姚华的《点绛唇 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