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美人蕉
作者: 熊琏 〔清代〕
羞斗春光,红颜冷淡离尘俗。
芳心一束。轻展宫衣绿。
开遍秋棠,相伴何曾独。
湖山曲。萧萧簌簌。
风雨敲寒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光的羞怯和美人的冷淡,让人感受到她与世俗的距离。她的芳心如同一束花般轻柔,轻轻展开了绿衣。秋天的棠树开满了花,她与之相伴,似乎从未感到孤独。湖光山色间,细雨轻轻落下,宛如寒玉碰撞的声音,萧瑟而又清冷。
注释
- 羞斗春光:羞于与春天的光辉争艳。
- 红颜:指美丽的女子。
- 冷淡离尘俗:表现出她对世俗的冷淡和远离。
- 芳心一束:比喻她的心情如花束般柔美。
- 轻展宫衣绿:轻轻展开的宫廷服饰,颜色为绿色。
- 开遍秋棠:秋天的棠树开满了花。
- 湖山曲:指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致。
- 萧萧簌簌:形容细雨声轻柔细腻。
- 风雨敲寒玉:比喻雨滴敲打在寒玉般的物体上,音响清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点绛唇 美人蕉》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较为安定。诗人通过描绘美人并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出对美与孤独的深刻感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点绛唇 美人蕉》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孤独的美感。开篇的“羞斗春光”便引入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含蓄之美,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美人和春光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在暗示她对世俗的拒绝与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芳心一束”一句中,诗人进一步揭示了美人心中的柔情与脆弱,像是一束娇嫩的花朵,既美丽又易碎。接下来的“轻展宫衣绿”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轻盈的宫衣仿佛在春风中舞动,传递出一种优雅而又淡泊的气质。
“开遍秋棠,相伴何曾独”则表现了自然与心灵的融合,秋棠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繁华,而美人却在这样的繁华中感受孤独。诗的尾声“风雨敲寒玉”则通过细腻的声音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同时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反映出作者对人生、自然、孤独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羞斗春光:美人在春光中显得羞涩,暗示她的内心世界。
- 红颜冷淡离尘俗:她的美丽却与世俗保持距离,表现出一种高洁。
- 芳心一束:她的情感如花束般柔美而纯真。
- 轻展宫衣绿:绿色的宫廷服饰轻轻展开,衬托出她的优雅。
- 开遍秋棠:秋天的棠花盛开,象征着生命的繁华。
- 相伴何曾独:即使身边有美景,内心的孤独依旧存在。
- 湖山曲:湖光山色的美丽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萧萧簌簌:细雨声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宁静与清冷。
- 风雨敲寒玉:比喻雨滴敲击寒玉,传达一种清脆而孤独的意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芳心”比作“花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柔美。
- 拟人:风雨仿佛在敲打寒玉,赋予自然以情感,让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美人与自然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春光与秋棠的对比,诗人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丰富,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 红颜:美丽的女子,象征爱情与理想。
- 秋棠:象征生命的繁华与孤独。
- 湖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寒玉:象征内心的清冷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红颜冷淡离尘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世俗的拒绝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孤独的恐惧 -
填空题:诗中“芳心一束”比喻她的___。
-
判断题:诗的最后一句“风雨敲寒玉”表现了温暖的氛围。
对/错
答案
- B
- 情感柔美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但更多地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情感更加开阔。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与清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