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古辞七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0 16:52: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
纷纷羁思盈,慊慊夜弦促。
访言山海路,千里歌别鹤。
弦绝空咨嗟,形音谁赏录。
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徒畜巧言鸟,不解心款曲。
白话文翻译
凉爽的海风瑟瑟作响,寒冷的山树竦立在风中。
纷乱的思绪充满心头,夜晚的琴弦愈发急促。
寻访山海之间的路,千里之外歌声送别白鹤。
琴弦断了,空中只剩叹息,谁能欣赏我的形音?
辛苦画出的他人容貌,仿佛美玉一般的改变。
徒然饲养那些巧言的鸟,不懂我心中的曲调。
注释
- 瑟瑟:形容声响,常用来描绘风声或乐器声。
- 竦竦:形容树木在风中摇动的状态。
- 羁思:被羁绊的思绪,通常指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
- 慊慊:形容急迫、焦虑的样子。
- 访言:询问、探访的意思。
- 鹤: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长寿与自由。
- 咨嗟:叹息,感叹的声音。
- 异人:指不同的人,或与自己有距离的人。
- 款曲:指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旋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词风清新、意境幽远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用典故,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情感与生存困境交织,鲍照于其中感受到强烈的孤独与思念。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绍古辞七首 其三》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来表达思乡与孤独的诗作。开头两句“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海风的瑟瑟声与寒山上的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纷纷羁思盈,慊慊夜弦促”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念,夜晚的琴声急促,似乎在诉说着他对故乡或亲人的思慕。此时,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纷乱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访言山海路,千里歌别鹤”描绘了诗人追寻生路与别离的意象,鹤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自由与长寿,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惆怅。
最后几句“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徒畜巧言鸟,不解心款曲”则反映了诗人对外在美的无奈和对内心情感的渴望。尽管他可以描绘出他人的美貌,但却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沟通的无力。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鲍照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营造出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映衬诗人的孤独。
- 纷纷羁思盈,慊慊夜弦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无法平息。
- 访言山海路,千里歌别鹤: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离别之苦。
- 弦绝空咨嗟,形音谁赏录: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情感无法被理解的失落。
- 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对他人外在美的感慨,同时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徒畜巧言鸟,不解心款曲:表达了对表面沟通的无奈,内心的真实情感难以传达。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瑟瑟”和“竦竦”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风声与琴声赋予情感,使自然与内心的情感交融。
- 比喻:通过“美貌改如玉”来表达对外在美的感叹。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情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风:象征着清凉与孤独,传达出一种空旷的情感。
- 寒山:代表着内心的冷漠与孤独。
- 鹤:寓意自由与长寿,反映出诗人的向往。
- 琴弦:象征着内心情感的表达与传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绍古辞七首 其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鲍照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瑟瑟凉海风”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美丽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灿烂的夏天
D. 迷人的秋天 -
“千里歌别鹤”中的“鹤”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自由与长寿
C. 富贵
D. 忧伤
答案
- B. 鲍照
- B. 寒冷的冬天
- B. 自由与长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鲍照与陶渊明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孤独的反思,但鲍照的诗句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探讨与比较。
参考资料
- 《鲍照诗文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