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
树回雾萦集,山寒野风急。
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
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野外,雾气朦胧,苍翠的松柏在阴冷的山中伫立。
树木被雾气环绕,山中寒风急促。
岁月流逝,万物凋零,孤独的坚贞又为谁而存在呢?
只靠树木自能坚贞,无需在意那幽暗而曲折的痕迹。
注释:
- 曀曀:形容光线微弱或景象朦胧。
- 苍苍:形容色彩深沉,常用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象。
- 阴山:指光线不足的山,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 贞:指坚贞不屈的品质,这里指树木的坚韧。
- 幽涩:形容道路或事物的曲折和难以理解。
典故解析:
“孤贞为谁立”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忠贞不渝的追求,常见于古代文人对自身情操的自省与质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晋,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鲍照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他的诗常表达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坚贞,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自然环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坚贞品质的思考。开篇“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阴冷、朦胧的景象,立刻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通过“树回雾萦集,山寒野风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冷酷与孤寂。诗人在感受到自然的无情后,转而思考“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对自己坚守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疑问。最后一句“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则是对自己内心坚持的肯定,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坚贞的品质也能自我坚守,不必在意外界的评价与挫折。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及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坚贞的自我勉励,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曀曀寒野雾”:描绘了一个寒冷而朦胧的自然景象,暗示着孤独与不安。
- “苍苍阴山柏”:突出了自然环境的苍凉,象征着坚韧。
- “树回雾萦集”:进一步描绘了树木在雾中的孤独,云雾环绕,似乎在探讨孤独的存在。
- “山寒野风急”:营造出一种寒冷刺骨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岁物尽沦伤”:反映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 “孤贞为谁立”:内心的反问,表现出对理想的迷茫。
- “赖树自能贞”:最后的自我肯定,强调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现诗人的情感状态。
- 拟人:通过“树回雾萦集”赋予树木一种人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孤独与坚贞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坚定与对现实的思索。
意象分析:
- 寒野:象征着孤独与冷漠,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雾:代表着迷茫与不确定,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阴山柏:象征着坚贞与不屈,体现了诗人向理想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怎样的?
- A. 炎热的夏天
- B. 寒冷的野外
- C. 温暖的春天
-
“孤贞为谁立”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理想的坚定
- B. 对理想的迷茫
- C. 对生活的满足
-
诗中“赖树自能贞”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树木的美丽
- B. 坚贞的品质
-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鲍照的这首诗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坚贞,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鲍照诗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