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
时间: 2025-01-01 12:3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墙角蚊雷喧甲夜,
湿星昏昏出云罅。
临堂仰占久叹吒,
悬知龙君未税驾。
行人困苦泥没胯,
居人悲啼江入舍。
便晴犹可望秋稼,
努力共祷城南社。
白话文翻译:
墙角的蚊子和雷声在夜里吵闹,
湿漉漉的星星在云缝中昏暗而出。
我仰望着天,心中长久地叹息,
悬念着龙王为何还未驾临。
路人困苦得泥水浸没了胯部,
居民悲啼,江水涌入了家中。
即使天晴了,也只盼望着秋天的庄稼,
大家一起努力,祈祷城南的社神。
注释:
- 蚊雷:指蚊虫的嗡嗡声和雷声,描绘了夜晚的喧闹。
- 湿星:湿润的星星,形容天气潮湿,暗示雨后星光模糊。
- 龙君:指龙王,水神,诗中提到的“未税驾”暗示龙王未降临赐雨。
- 泥没胯:形容人被泥水淹没到胯部,显示了洪水的严重程度。
- 江入舍:江水涌入家中,表现了洪水给居民带来的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热爱祖国,关心民生,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时值国难,民生困苦,诗人感受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洪水的恐惧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大雨踰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一》是一首描写洪水灾害的诗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开篇以“墙角蚊雷喧甲夜”引入,生动描绘了雨夜的氛围,雷声和蚊虫的鸣叫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压迫感。紧接着“湿星昏昏出云罅”,展现了雨后星空的模糊,暗示天气的潮湿与不安。
“临堂仰占久叹吒”一句,诗人仰望天际,心情沉重地叹息,表明他对待自然的敬畏与无奈。“悬知龙君未税驾”则通过对龙王的呼唤,表现了人们对降雨的渴望与期盼,反映出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后半部分描写了洪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行人被泥水淹没,居民痛苦呼啼,情景惨不忍睹。最后两句展现出诗人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希望,尽管生活困苦,但仍然希望日后天晴,秋季能够丰收,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祈祷。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与真切的情感,将自然灾害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陆游关心民生、热爱故土的情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墙角蚊雷喧甲夜:夜晚雷声和蚊虫的喧闹,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
- 湿星昏昏出云罅:雨后气候潮湿,星光模糊,暗示不安的天气。
- 临堂仰占久叹吒:诗人仰望天空,心中感到失望和叹息。
- 悬知龙君未税驾:龙王未降临,暗示对雨水的渴望未得到满足。
- 行人困苦泥没胯:描写洪水带来的困境,行人被泥水淹没。
- 居人悲啼江入舍:居民因洪水涌入家中而悲痛呼啼。
- 便晴犹可望秋稼:即使天晴,也希望能有秋天的丰收。
- 努力共祷城南社:大家一起祈祷,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生动描绘自然现象,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人性化,增加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关注与对人们生活困境的同情,表现出陆游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蚊雷:象征夜晚的喧闹与不安。
- 湿星:暗示天气的潮湿与不安。
- 龙君:象征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
- 泥水:代表洪水带来的困苦与无奈。
- 秋稼:象征对丰收的期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君”指的是哪位神祇?
- A. 风神
- B. 水神
- C. 雷神
- D. 火神
-
诗人为何在诗中感叹“悬知龙君未税驾”?
- A. 因为天气晴朗
- B. 因为水灾严重
- C. 因为丰收在望
- D. 因为诗人无事可做
-
哪一句展示了诗人对洪水的深切关怀?
- A. 行人困苦泥没胯
- B. 湿星昏昏出云罅
- C. 努力共祷城南社
- D. 临堂仰占久叹吒
答案:
- B. 水神
- B. 因为水灾严重
- A. 行人困苦泥没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关心民生,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关注,但陆游更侧重于描绘个人情感与对未来的期盼,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与历史的悲剧。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