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
作者: 苏颋 〔唐代〕
彤管承师训,青圭备礼容。
孟孙家代宠,元女国朝封。
柔轨题贞顺,闲规赋肃雍。
宁知落照尽,霜吹入悲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去的高安大长公主的哀悼与追思。诗的开头提到红色的管子承载着师长的教诲,青色的玉器则准备了礼仪的容颜。接着提到孟氏与孙氏两家代代受到宠爱,而元女则是在朝廷中被封为公主。柔和的轨道上写下贞洁与顺从的题词,闲适的规矩赋予了庄重与和谐。最后,诗人感叹夕阳西下,霜风吹拂,令人感到悲伤如松林中的寒冷。
注释
- 彤管:指红色的管子,古时用于书写、传达教诲的工具。
- 青圭:青色的玉器,古代用于礼仪,象征尊贵和礼貌。
- 孟孙:指孟氏家族和孙氏家族,历史上均为显赫之家。
- 柔轨:指柔和的轨道,象征着温和的规范。
- 贞顺:指贞洁和顺从,古代女性的美德。
- 霜吹入悲松:指秋天的霜风吹拂,带来悲凉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字季仁,号惭愧,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性情温和,诗风清新。善于写咏怀之作,尤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高安大长公主而作,反映了唐代贵族女性的地位以及作者对其的深切怀念。公主的逝世对家族和国家都是一大损失,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对这种损失的感伤。
诗歌鉴赏
《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挽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高安大长公主的哀悼之情。开篇提到的“彤管承师训,青圭备礼容”,不仅仅是在描述公主的身份与地位,更是在强调她所承载的文化与家族的期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尤其是提到的“柔轨题贞顺,闲规赋肃雍”,更是对公主品德的赞美与追忆。
最后两句“宁知落照尽,霜吹入悲松”,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夕阳的落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霜的侵袭则带来冬日的寒冷,这种意象不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也加深了对公主离世的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彤管承师训:红色的管子承载着老师的教导,暗示高安公主的知识与教养。
- 青圭备礼容:青玉器被用作礼仪,象征她的尊贵与礼仪之道。
- 孟孙家代宠:提到历史上孟氏和孙氏两家代代受到宠爱,表现出公主的高贵背景。
- 元女国朝封:指公主在国朝获得封赏,强调她的地位。
- 柔轨题贞顺:柔和的规范上写下贞洁与顺从的美德,突出古代女性的理想形象。
- 闲规赋肃雍:悠闲的规矩赋予了庄重的气氛,表明礼节的重要。
- 宁知落照尽:感叹夕阳西下,象征生命的无常。
- 霜吹入悲松:霜风吹拂,带来悲凉的情绪,表达内心的哀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照”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霜吹入悲松”,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安大长公主的缅怀,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反映了古代人对女性美德的尊重以及对死亡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管:象征知识与传承。
- 青圭:象征尊贵与礼仪。
- 霜:象征寒冷与死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彤管”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管子
- B. 玉器
- C. 书籍
-
“青圭备礼容”中,青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尊贵与礼仪
- C. 战斗
-
“霜吹入悲松”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希望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诗词对比
《长恨歌》与《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都表达了对失去的感伤,但《长恨歌》更为宏大,涉及爱情与历史,而《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则更为个人化,聚焦于对一位女性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结构,希望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