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坐积翠阁同吴园次赋》

时间: 2025-01-06 04:10:20

古苔绣壑乱泉鸣,呜咽说生平。

耳畔恍挨筝,是落叶声耶雨声。

画廊泼翠,茶铛翻雪,趺坐證三生。

碧透小铜瓶,斜插朵黄梅更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苔绣壑乱泉鸣,呜咽说生平。
耳畔恍挨筝,是落叶声耶雨声。
画廊泼翠,茶铛翻雪,趺坐證三生。
碧透小铜瓶,斜插朵黄梅更清。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青苔装点着山谷,潺潺的泉水在鸣叫,仿佛在诉说着我的人生经历。
耳边恍惚传来筝声,是秋天落叶的声音,还是雨声呢?
画廊里色彩泼洒如翠,茶壶翻动如雪,静坐在此见证了三生三世的变迁。
透亮的小铜瓶里,斜插着一朵更显清雅的黄梅花。

注释:

  • :青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 绣壑:形容青苔如绣般装饰山谷。
  • 呜咽:形容声音低沉而细腻。
  • 生平:一生的经历。
  • 趺坐:盘腿坐下。
  • 三生:指三世,常用来形容缘分的久远。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三生”可理解为佛教中的轮回观念,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和情感的延续;而“黄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清雅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往往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此诗创作于其晚年,受环境与心境的影响,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览吴园时,环境的优美和个人的感悟交织在一起,促使诗人写下这首充满情感的作品。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心灵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篇以“古苔绣壑”引入,展现出一种古朴而清新的意境,仿佛时间在此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呜咽说生平”,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更引发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诗人耳边的“筝声”与自然的声音交织,产生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在追忆过往的点滴。

“画廊泼翠,茶铛翻雪”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宁静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而“趺坐证三生”则暗示了诗人对人生轮回的理解与接受,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最后一句“碧透小铜瓶,斜插朵黄梅更清”,不仅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与高雅,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整首诗以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苔绣壑乱泉鸣:古老的青苔装点着山谷,乱泉声响起。
    • 呜咽说生平:声音低沉地诉说着我的一生。
    • 耳畔恍挨筝:耳边似乎有筝声传来。
    • 是落叶声耶雨声:究竟是落叶的声音,还是雨声呢?
    • 画廊泼翠:画廊里的色彩如同泼洒的翠绿。
    • 茶铛翻雪:茶壶翻动,仿佛雪花飞舞。
    • 趺坐证三生:我静坐在此,见证了三生三世的变迁。
    • 碧透小铜瓶:小铜瓶清澈透明。
    • 斜插朵黄梅更清:一朵黄梅花斜插其中,更显清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感受结合,如“画廊泼翠”。
    • 拟人:泉水的呜咽仿佛在诉说人生。
    • 对仗:如“趺坐证三生”与“碧透小铜瓶”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感悟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与哲学的深度。

意象分析:

  • 古苔:象征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 泉水: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黄梅:象征清雅与高洁,意味着纯净的心灵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苔”主要象征什么?

    • A) 新鲜
    • B) 历史的厚重
    • C) 生活的繁忙
    • D) 情感的细腻
  2. “趺坐证三生”意指?

    • A) 见证了人生的变迁
    • B) 享受静谧的时光
    • C) 生活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追求
  3. 这首诗通过哪些手法表现诗人的情感?

    • A) 夸张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比喻

答案:

  1. B
  2. A
  3. B, C,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陈维崧的《太常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在自然描写上各具风格,前者更具人生哲理,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