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蟆背》
时间: 2025-01-19 18:0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虾蟆背
作者: 苏轼 〔宋代〕
蟆背似覆盂,蟆颐似偃月。
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
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
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
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
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
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蛙的背部像一个倒扣的碗,青蛙的下颚像弯曲的月亮。人们说它是月亮上的青蛙,张嘴吐出月光的液体。它的根源非常遥远,百尺高的苍崖被裂开。当年龙破了山脉,这水便随龙而出。流入江中,江水虽然浑浊,但依然呈现出深碧的颜色。它承受着苦涩的清澈,与普通的水隔绝。它不仅适合煮茶,更是酿酒的无敌之选。
注释
- 蟆背:青蛙的背部。
- 覆盂:倒扣的碗,形容青蛙的背部形状。
- 偃月:弯曲的月亮,形容青蛙的下颚。
- 月液:月光的液体,形容青蛙所吐出的物质像是月光的精华。
- 苍崖:高大而陡峭的山崖。
- 龙破山:传说中的龙破开山脉,象征着一种力量的释放。
- 江水浊:江水被称为浑浊,但仍保有清澈的色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曾因政治原因被贬,经历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
创作背景
《虾蟆背》写于苏轼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青蛙这一意象,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独特之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虾蟆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青蛙的形象,展现了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以青蛙的背部和下颚形状作比,既形象生动,又引人深思。接着,诗人通过青蛙与月亮的关系,展现出一种超现实的意象,似乎暗示了青蛙与月亮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
诗中提到“龙破山”,则引入了神话传说,使得青蛙的形象更加生动。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和变化,而诗人通过青蛙的水源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奇妙与伟大。
最后几句,诗人强调了这种水的独特之处,不仅适合煮茶,更是酿酒的佳品,体现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享受。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蟆背似覆盂:青蛙的背部像一个倒扣的碗,形状特征显著。
- 蟆颐似偃月:青蛙的下颚弯曲如月,形象生动。
- 谓是月中蟆:传说中的月亮青蛙,带有神话色彩。
- 开口吐月液:青蛙张嘴吐出如月光般的液体,具象征意义。
- 根源来甚远:水源的历史悠久,强调其珍贵。
- 百尺苍崖裂:描述水源来自高耸的崖壁,画面感强。
- 当时龙破山:引入神话传说,增强诗意。
- 此水随龙出:水随龙而出,寓意力量与自然的结合。
- 入江江水浊:水流入江河,虽浑浊但仍然清澈。
- 犹作深碧色:江水色泽依旧深邃,展现水的独特性。
- 禀受苦洁清:水的清澈与普通水隔绝,反映珍贵。
- 独与凡水隔:强调其独特,与凡水不同。
- 岂惟煮茶好:不仅适合煮茶,突显多样性。
- 酿酒应无敌:暗示酿酒的独特品质,无与伦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蛙的形状比作覆盂与偃月,使意象鲜明。
- 拟人:赋予青蛙与月亮的关系,增强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蛙的形象,体现出对自然的观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诗人以青蛙为媒介,传达了自然与人生活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蛙: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生命力。
- 月亮:代表神秘与美好。
- 水:象征生命之源,清澈而珍贵。
- 龙:象征力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青蛙的背部被比作什么?
- A. 碗
- B. 月亮
- C. 书
- D. 山
-
填空题:诗中提到“龙破山”的意象,表达了__。
-
判断题:诗中认为青蛙的水适合煮茶和酿酒。 (对/错)
答案
- A
- 力量与自然的结合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望岳》:同样以自然为题材,展现壮丽的山川,与苏轼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 李白《将进酒》: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