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0-02 10:15:49

归来病鹤记城闉,旧踏松枝雨露新。

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

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

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来病鹤记城闉,
旧踏松枝雨露新。
半白不羞垂领发,
软红犹恋属车尘。
雨收九陌丰登后,
日丽三元下降辰。
粗识君王为民意,
不才何以助精禋。

白话文翻译:

归来时我像只病鹤,记得那城门的样子;
曾经踏过的松枝,在雨露中显得格外新鲜。
头发已半白不再年轻,但我不觉得羞愧;
那柔软的红衣仍旧留恋于车尘之中。
雨后,九条街道丰收的景象好生喜人,
阳光明媚,三元的日子也降临了。
我粗略地了解帝王所想是为人民的利益,
而我这样无能,何以助力于祭祀呢?

注释:

  • 病鹤:形容作者年老体衰,像受伤的鹤。
  • 城闉:城门。
  • 松枝:松树的枝条,象征清新和坚韧。
  • 领发:指的是头发。
  • 软红:指作者身着的红色衣物。
  • 车尘:指车马所带来的尘土,象征繁华与世俗。
  • 九陌:指城市的街道。
  • 三元:指农历的节气,象征丰收。
  • 粗识君王为民意:表明对君王之意的粗浅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闻名,作品风格豪放、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国家、人民的关心。景灵宫作为皇帝祭祀的场所,与信仰和权力有关,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君主和民众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苏轼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的开头“归来病鹤记城闉”便以自喻的方式,展现了他年老体衰的状态,仿佛一只病鹤,回忆起曾经的繁华。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松枝在雨露的滋润下愈加清新,表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这与他的身体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年轻岁月的怀念。

在“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中,诗人虽然头发已白,却不因年纪而感到羞愧,反而留恋于俗世的繁华,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接受。接下来的“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则表现了丰收的喜悦和祥和的气氛,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最后两句“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则是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对君主的理解仅仅是粗略的,而自己又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无奈与责任的感慨让整首诗充满了沉重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强调了归来的状态与病态,且与城市的记忆相结合,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 中间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依恋,尽管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对美的向往。
    • 最后两句则转向政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病鹤”,形象生动。
    • 对仗:“半白不羞”与“软红犹恋”,在情感表达和结构上形成对比。
    • 拟人:松枝在雨露中“新”,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气息。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个人衰老与自然丰盛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体现了苏轼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病鹤:象征衰老、无力,也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松枝:代表坚韧与生机,象征着自然的美与力量。
  • 软红:象征年轻与美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车尘:象征世俗的繁华与尘世的喧嚣。
  • 九陌:代表繁华的街道,象征人间的繁荣与希望。
  • 三元:象征丰收的喜悦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病鹤”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年老体衰的人
    • C. 一只健康的鹤
  2. “软红犹恋属车尘”中“软红”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心情
    • B. 诗人的衣物
    • C. 自然景物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B. 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与责任感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苏轼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对生命的思考,而杜甫则更为直白地表露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杜甫与李白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