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慧山泉》
时间: 2025-01-06 16:08: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识澄渊万古清,潢汙扰扰谩纵横。
出从山底无应极,流落人间自有声。
江汉想能同浩渺,尘沙虽混更分明。
从来旱岁为膏泽,安用茶经浪得名。
白话文翻译:
谁能知道那深邃的水池历经万古依然清澈,
而那些污浊的事物却在这里肆意横行。
水出自山底,似乎没有尽头,
流落到人间自有它的音声。
江河湖海或许能够与浩瀚的天空相融合,
即便尘沙混杂,水流依然分明。
从古至今干旱的年份反而成为了肥沃的泽地,
何必用茶经来浪费这美名呢?
注释:
- 澄渊:清澈的深潭。
- 潢汙:污浊的水。
- 无应极:没有尽头。
- 流落:流到人间。
- 江汉:指长江和汉江,泛指大江大河。
典故解析:
“江汉”是古代人们常用来指代大江大河的典故,反映出河流的浩淼与自然的壮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丁宝臣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思考。
-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泉水的清澈与世俗的污浊对比,探讨了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泉水的清澈与污浊的对比,深刻反映了自然的纯净与人世的繁杂。首句“谁识澄渊万古清”,以疑问引入,激发读者的思考,接着“潢汙扰扰谩纵横”则展示了人间的复杂和污浊,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在此不仅仅是在描写自然水景,更是在借水象征人性,表达对人世烦扰的无奈与思考。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江河湖海的浩渺,诗人强调即使在尘沙混杂的环境中,依然能够看出水流的分明,体现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独特领悟。最后一句则是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深刻思考与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识澄渊万古清”:提问,强调清澈的泉水是多么难得和珍贵。
- “潢汙扰扰谩纵横”:描绘世俗的复杂与混乱。
- “出从山底无应极”:泉水从山底流出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流落人间自有声”:泉水流入人间,形成自然的声音。
- “江汉想能同浩渺”:思考大江大河的浩渺与无限。
- “尘沙虽混更分明”:即使混杂,也能看出水流的清晰。
- “从来旱岁为膏泽”:反映干旱年间的水源变得珍贵。
- “安用茶经浪得名”:质疑名利的追求,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比:清澈的泉水与污浊的世俗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水流自有声音,赋予自然以生命的特性。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清澈纯净的向往与对世俗繁杂的反思,探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意象分析:
- 澄渊:象征纯净与清晰,代表人心的清澈。
- 潢汙:象征世俗的复杂与困扰,反映人性的污浊。
- 江河:代表浩瀚与自然的力量,强调自然的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汉”指的是: A. 一条河
B. 大江大河
C. 一座山
D. 一片森林 -
“潢汙扰扰”意为: A. 清澈透明
B. 混乱纷扰
C. 宁静安详
D. 温暖舒适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如王维的山水诗与丁宝臣的泉水诗,王维的作品多表现静谧与内心的宁静,而丁宝臣则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丁宝臣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