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声》

时间: 2024-10-17 09:37:34

云中丹灶伴神仙,亦有栖迟高树颠。

向夕既来回客梦,凌晨特去喨霜天。

韵飘篱外雏俱集,颈涨花前绣愈圆。

不似吴门塘上鸭,只将名姓向人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声
徐渭 〔明代〕

云中丹灶伴神仙,
亦有栖迟高树颠。
向夕既来回客梦,
凌晨特去喨霜天。
韵飘篱外雏俱集,
颈涨花前绣愈圆。
不似吴门塘上鸭,
只将名姓向人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鸡鸣的清晨景象,仿佛云中有丹灶伴随着仙人,也有鸟儿在高树上栖息。黄昏时分,梦中的客人回来了,而清晨时分,鸡声响起,打破了霜天的宁静。鸡鸣声飘散在篱笆外,小雏鸡们纷纷聚集,脖子因饱满而显得更加圆润。这些鸡并不像吴门塘边的鸭子,只是把名字向人们宣扬。


注释:

  • 丹灶:传说中的仙人炼丹的炉灶。
  • 栖迟:栖息和停留。
  • 向夕:傍晚时分。
  • 回客梦:梦中归来的客人。
  • 喨霜天:清晨霜天。
  • 韵飘:声音飘荡。
  • :雏鸟。
  • 颈涨:脖子因饱食而显得鼓胀。
  • 绣愈圆:绣花的图案显得更加圆满、美丽。
  • 吴门塘:指苏州地区,著名的水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的诗人、书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独特,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徐渭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徐渭常以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对世事的感慨与反思。


诗歌鉴赏:

《鸡声》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诗作,徐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活力。开篇即用“云中丹灶伴神仙”引入,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黄昏时分的梦境与清晨的鸡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诗中小雏鸡们的聚集,描绘了生命的繁盛与可爱,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吴门塘上的鸭子相比,鸡的鸣叫似乎更具个性和身份,强调了个体的存在价值。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与意象的丰富运用,展现了徐渭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中丹灶伴神仙:引入仙境,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2. 亦有栖迟高树颠:描绘自然中的生物,增添生动感。
  3. 向夕既来回客梦:反映时间的流逝,寓意人生的无常。
  4. 凌晨特去喨霜天:鸡鸣声打破宁静,代表新一天的开始。
  5. 韵飘篱外雏俱集:声音传递到外面,引出小雏鸡的聚集。
  6. 颈涨花前绣愈圆:描绘小鸡的可爱姿态,生动形象。
  7. 不似吴门塘上鸭:通过对比,强调鸡的独特性。
  8. 只将名姓向人宣:表达鸡的存在感与个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云中丹灶比喻梦境与超然。
  • 对比:鸡与鸭的对比,突显个体的独特性。
  • 拟人:小鸡的聚集仿佛在交流,增添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鸡鸣声描绘自然与生命,反映了徐渭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活力与生命。
  • :代表无常与虚幻。
  • 霜天:象征清晨的宁静与冷酷。
  • 高树:寓意高远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鸡声》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徐渭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丹灶”象征什么?

    • A. 制药
    • B. 仙境
    • C. 家庭
  3. 诗中小鸡的脖子因什么而显得圆润?

    • A. 饱食
    • B. 运动
    • C.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鸡声》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中的声音,但徐渭更强调个体的存在与生命,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宁静的自然氛围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徐渭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