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送巡滇者 其一》

时间: 2024-10-16 19:46:20

握节新为万里行,何人不羡旧书生。

一簪白笔襜帷冷,几驿红毡祖道平。

清净共推周柱下,纠弹交指沭黔宁。

故家门第须乔木,何况先皇许世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握节新为万里行,何人不羡旧书生。
一簪白笔襜帷冷,几驿红毡祖道平。
清净共推周柱下,纠弹交指沭黔宁。
故家门第须乔木,何况先皇许世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同行者的羡慕与追忆,握着节杖出行万里,谁不羡慕那位曾经的书生呢?在寒冷的帷帐中,手中一根白笔显得格外清冷,而在平坦的驿道上,几处红毡让人倍感亲切。清净的环境中,我们一起推杯换盏,悠扬的琴声在耳边回荡。故居的大门前,须得有高大的树木,何况先皇曾经对世臣的恩许。

注释:

  • 握节:指手握节杖,象征出行。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指有学识的人。
  • 一簪白笔:指写字的工具,白笔可能象征着清白和纯净。
  • 襜帷:指帐篷,通常在旅途中用来遮风避雨。
  • 红毡:指驿站的地毯,象征着舒适的旅行环境。
  • 周柱:指古代的柱子,可能指某种聚会场所。
  • 纠弹交指:形容弹琴时手指交错,表示音乐的和谐。
  • 故家门第:指老家的门第和地位。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戏曲作家。他的诗风清新高逸,擅长抒情,常用自我反思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创作背景:

《拟送巡滇者 其一》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人生和往日书生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旅行者的祝福与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提到“握节新为万里行”,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显示出旅行的决心和勇气。接着对“旧书生”的羡慕不仅是对知识分子的敬仰,亦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诗中用“一簪白笔”与“几驿红毡”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严肃的书卷气,后者则是旅途的温暖与舒适,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变化。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握节新为万里行:手握节杖,开始万里行程,展现出诗人的远行意图。
  2. 何人不羡旧书生:感叹世人都在羡慕那位曾经有学识的书生。
  3. 一簪白笔襜帷冷:手中一根白笔,寒冷的帐篷中,象征着孤独与清冷的心境。
  4. 几驿红毡祖道平:驿站上铺着红毡,象征着平坦的旅途与温暖的交往。
  5. 清净共推周柱下:在清净的环境中,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形成和谐的气氛。
  6. 纠弹交指沭黔宁:琴声悠扬,手指交错,象征着音乐的和谐与交流。
  7. 故家门第须乔木:大门前需要有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家族的荣耀。
  8. 何况先皇许世臣:更何况先皇曾经给予世臣的恩许,反映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白笔”与“红毡”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冷暖交替。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旅行,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由旅行的向往与对往昔书生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节杖:象征着出行的决心与目标。
  • 白笔:象征着知识、学问的纯净。
  • 红毡:象征着温暖与亲切的人际关系。
  • 乔木:象征着家族的地位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旧书生”主要象征什么? A. 旅行者
    B. 有学识的人
    C. 诗人本人
    D. 权贵

  2. “握节新为万里行”中的“握节”指的是什么? A. 报纸
    B. 节杖
    C. 笔
    D. 酒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徐渭的《拟送巡滇者 其一》与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涉及送别主题,但徐渭更强调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现实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充满对友人的祝福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