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春雨》
时间: 2025-01-04 08:3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花 春雨
作者: 苏穆〔清代〕
留寒禁暖。
暗把春痕,蹙芳园眉妩。
绣帘高卷,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
篆烟琴韵,尽画阁低回无语。
记去年满树幽香,不似这番凄楚。
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都带离绪。
萋萋芳草,料遍满昔日王孙行处。
香泥易斩,莫更啄江洲蘅杜。
消几许庭院黄昏,且下重帘归去。
白话文翻译
春寒依旧,温暖的气息尚未完全到来。
我暗自观察春天的痕迹,眉头微蹙,仿佛在芳香的园中妩媚。
绣制的帘子高高卷起,面临碧绿的池塘,垂杨的柳条轻轻摇曳。
烟雾缭绕的琴声,回荡在画阁中,我无言以对。
记得去年春天,满树的花香,今春却显得格外凄楚。
那参差不齐的双燕又回来了,带着涎水的红衣,似乎都带着离愁。
萋萋的芳草,想必遍布往日王孙游玩的地方。
香泥容易斩断,但不要再啄食江洲的蘅杜。
消磨了多少个黄昏,我还是决定下重帘,归去休息。
注释
- 留寒禁暖:形容春寒尚存,温暖未至。
- 暗把春痕:暗中观察春天的痕迹。
- 蹙芳园眉妩:在芳香的园中,眉头微蹙,显得妩媚。
- 绣帘:绣制的帘子,意喻华美。
- 碧沼:清澈的池塘。
- 篆烟琴韵:指琴声如烟,缭绕在空中。
- 满树幽香:指去年春天花香四溢。
- 离绪:离愁、思绪。
-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常游玩于此。
- 江洲蘅杜:指杜甫的《江洲司马青衫泪》,其中提到的蘅杜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词风细腻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雨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凋零的感伤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穆的《瑶花 春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多重情感。诗中,春天的气息虽在,但寒冷依旧笼罩着大地,凸显了春天来临的迟缓与希望的渺茫。诗人用“蹙芳园眉妩”传达出春天的美丽,但同时“无语”的情感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满树幽香”与“这番凄楚”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提醒读者春天虽然带来希望,但也伴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双燕回来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情愫。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修辞,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春雨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了深厚而又清新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留寒禁暖”:春寒依旧,温暖尚未到达。
- “暗把春痕”:暗中观察春天的痕迹。
- “蹙芳园眉妩”:在芳香的园中,眉头微蹙,显得妩媚。
- “绣帘高卷”:绣制的帘子高高卷起。
- “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面临碧绿的池塘,垂柳轻摇。
- “篆烟琴韵”:琴声如烟,缭绕不绝。
- “尽画阁低回无语”:在画阁中低回徘徊,感到无言。
- “记去年满树幽香,不似这番凄楚”:回忆去年春天的花香,今年却显得凄楚。
- “参差双燕还来”:双燕回归,带着离愁。
- “萋萋芳草”:芳草萋萋,令人想起往日。
- “香泥易斩”:香泥容易斩断,但不应再啄食江洲的蘅杜。
- “消几许庭院黄昏”:消磨了多少个黄昏,决定归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烟,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春痕、双燕等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的真实感。
- 对仗:如“参差双燕还来,看涎尾红襟”,工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凄楚,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折射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象征着生命的停滞与孤寂。
- 春:代表着希望与新生。
- 芳草:象征着往日的美好与怀念。
- 双燕:象征着归属与离愁。
- 香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容易破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参差双燕”象征着什么?
A. 归属与离愁
B. 春天的到来
C. 美好的记忆
D. 自然的变化 -
“绣帘高卷”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希望
D. 怀念 -
诗人对往昔的感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A. 记去年满树幽香
B. 消几许庭院黄昏
C. 暗把春痕
D. 临碧沼但曳垂杨千缕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穆的《瑶花 春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情感的复杂,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凄楚的描绘,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与回忆。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苏穆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