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
时间: 2025-01-19 18:13: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然的风格,让我不禁回想起往昔,仿佛曾经相识。在那珠娘亭院,手挽手正是花香四溢的季节。我们在一起轻声细语,目光穿过琼楼南北。她背靠着粉墙,悄悄整理她的罗裙,宛如仙子般清丽绝伦。如今六度春风已过,感叹芳华已逝,以前的梦境再难寻觅。湘妃的宝屧,归去时愁绪满怀,像是在拨弄冰冷的瑶瑟。曾经的台榭,现在想必深锁着庭院的残月。剩下的几枝冷花倚靠在栏杆上,已无人怜惜。
注释:
- 珊然:形容风格清新、淡雅。
- 珠娘: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于诗词中。
- 琼楼:美丽的楼阁。
- 斗影:形容花影的清丽。
- 湘妃: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常与愁绪相连。
- 宝屧:指名贵的鞋子。
- 瑶瑟:古代乐器,象征优雅和清丽的音乐。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燮清(1666-1740),字子昕,号青溪,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黄燮清的创作高峰期。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惆怅以及对昔日恋情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迁中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诗的开头以“珊然风格”引入,既描绘了环境的优雅,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敏感。接下来的描写中,珠娘亭院的花香与携手的温馨场景,形成了美好回忆的画面。诗人在回忆中穿插了对现代的失落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无情,尤其是“而今六度春风”的感叹,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青春的消逝。
诗中“湘妃宝屧”的意象,增添了一层忧伤的氛围,象征着美好往事的不可重现。最后几句“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既是对往昔的感叹,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被遗忘的深刻体会。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怀念与对流逝时光的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淡雅风格,仿佛曾经相识。
-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描绘花香四溢的美好时光,在亭院中携手共度。
-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两人轻声细语,目光游走于美丽的楼阁之间。
-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女子在墙边整理裙子,宛如仙子般美丽。
-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感叹时光流逝,青春难再,往日的梦已难寻。
-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湘妃的鞋子象征着愁绪,归去时心情沉重。
-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曾经的美好台榭,如今只剩残月和孤寂。
-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孤零零的花枝无人关注,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时光比作花香,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花影与人情相呼应,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现了对青春流逝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传达出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玉兰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花香引发回忆。
- 湘妃宝屧:代表着美好与失落,愁绪的象征。
- 栏杆:象征着孤独与被遗忘的状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珠娘”指的是:
A. 珠子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花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湘妃”象征着:
A. 欢乐
B. 愁绪
C. 财富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青春流逝的感叹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珠娘”指的是:
A. 珠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比较黄燮清的《瑶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黄的诗更侧重于对青春的感叹,而李的词则更加强调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燮清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