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泉上》
时间: 2025-01-19 15:32: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龟泉上
作者:黄庭坚
大灵寿日月,化石皖公陂。
偶无斧斤寻,不作宰上碑。
倾首若有谓,指泉来自西。
泉甘崖木老,坐啸欲忘归。
风流裴通直,商略从我嬉。
莳梅盈百科,洗石出岖奇。
更约聘石工,鑱我灵龟诗。
舅弟妙学古,亦复古须眉。
卿家北海公,笔法可等夷。
为我书斯文,要与斗牛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龟泉的美景和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大灵龟的寿命如日月般长,化作了皖公的石头。偶尔没有斧头和锯子来寻找木材,也不刻意追求名声。倾听泉水的声音,似乎能指引我向西而去。泉水甘甜,崖边的树木苍老,坐在这里吟啸,想要忘却归去的念头。风流的裴通直,和我在一起嬉戏玩乐。种梅的地方满是花瓣,洗石的地方出现了奇妙的景象。再约请石工,为我雕刻灵龟的诗句。我的舅弟在古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我一样才华横溢。卿家北海公的笔法可与我相媲美。请为我书写这篇文章,愿与斗牛相辉映。
注释
- 灵龟:象征长寿和智慧的动物。
- 皖公陂:指皖公所筑的堤坝,寓意坚实和稳固。
- 倾首若有谓:侧耳倾听,好像有人在说话。
- 泉甘崖木老:泉水甘甜,悬崖上的树木年纪已大。
- 坐啸:坐着吟唱。
- 莳梅盈百:种梅的地方花瓣满地。
- 洗石出岖奇:清洗石头时发现奇特之处。
- 斗牛:古代对牛的祭祀活动,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以言志”,与苏轼、米芾并称。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表达自然之美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黄庭坚创作《灵龟泉上》时正值北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他通过对灵龟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灵龟泉上》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他以灵龟泉为主线,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提到“大灵寿日月”,既表现了大自然的恒久,又暗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诗中多次提到的泉水,象征着清澈与甘甜,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渴望。在“坐啸欲忘归”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在自然中忘却烦恼的渴望,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随后,诗人提到与友人嬉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谊,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黄庭坚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不仅感受到泉水的甘甜,更能体会到那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安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灵寿日月”:灵龟的寿命如同日月般长久,寓意长寿。
- “化石皖公陂”:灵龟化为石,象征坚韧和持久。
- “偶无斧斤寻”:偶尔没有斧头和锯子,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不作宰上碑”:不追求名声和地位,表达内心的宁静。
- “倾首若有谓”:倾听泉水,似乎能引导我向西而去。
- “泉甘崖木老”:泉水甘甜,树木苍老,体现自然的魅力。
- “坐啸欲忘归”:坐在这里吟啸,想要忘记归去的念头。
- “风流裴通直”:与朋友嬉戏,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 “莳梅盈百”:种梅的地方花瓣满地,充满生机。
- “洗石出岖奇”:洗石时发现奇特之处,寓意自然的奥妙。
- “更约聘石工”:再约请石工,表现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 “舅弟妙学古”:舅弟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体现出家庭的文化氛围。
- “卿家北海公”:提到朋友的笔法,体现出对友人的欣赏。
- “为我书斯文”:希望友人为自己书写,表现出诗人对文采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龟比作长寿的象征。
- 拟人:泉水似乎在倾诉,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莳梅盈百,洗石出岖奇”,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灵龟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灵龟:象征长寿和智慧的动物,代表诗人的人生理想。
- 泉水:象征清澈和甘甜,体现自然的美好。
- 苍老的树木:代表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灵龟泉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庭坚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倾首若有谓”是什么意思?
- A. 倾听泉水的声音
- B. 站立不动
- C. 向西而行
- D. 侧耳倾听
-
诗中提到的“莳梅盈百”表现了什么?
- A. 友谊
- B. 生机
- C. 寂静
- D. 哀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的描写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的作品。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都擅长自然描写,但黄庭坚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哲理,而苏轼则常带有豪放与洒脱的气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