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冕仲》
时间: 2025-01-19 14:42: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答冕仲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丘壑诗书虽数穷,田园芋栗颇时丰。
小桃源口雨繁红,春溪蒲稗没凫翁。
投身世网梦归去,摘山鼓声雷隐空。
秋堂一笑共灯火,与公草大臭味同。
安用茗浇垒块胸,他日过饭随家风,
买鱼贯柳鸡著笼。更当力贫开酒椀,
走谒邻翁称子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虽然生活中有许多困难与限制,但田园生活却能带来丰收的喜悦。诗中提到小桃源的美景与春溪的安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感。尽管身陷世俗的纷扰,他仍旧渴望着回归自由的梦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诗人以笑声共享灯火,幽默地指出彼此间的亲密与共同的生活气息。最后,诗人提醒自己不必过于追求物质,随意享受生活的乐趣,乐在其中。
注释:
- 丘壑:指山丘和沟壑,诗中用来象征自然景色。
- 芋栗:指田园中种植的芋头和栗子,象征丰收。
- 小桃源:可能指的是理想中的桃花源,隐喻着美好、宁静的生活环境。
- 蒲稗:指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河边,诗中用来描绘春溪的景象。
- 投身世网:指身陷世俗的烦扰,无法自拔。
- 邻翁:邻居的老者,表示与周围人亲近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苏轼等人并称“苏黄”。他的诗风浑厚,兼具理趣与情感,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为题材,展现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
《再答冕仲》是黄庭坚与朋友冕仲的对话诗,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追求与对理想的渴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还隐含着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作者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自我与归属感的心路历程。
诗歌鉴赏:
《再答冕仲》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与哲理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的丰收、自然的美好与人际的温暖,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开篇以“丘壑诗书虽数穷”引出,尽管面对困境,田园的丰饶却反衬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着提到的“小桃源口雨繁红”与“春溪蒲稗没凫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向往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清新宁静的深切向往。
而“投身世网梦归去”则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思考。诗的最后两句与邻翁的交往,表现出一种轻松幽默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共鸣。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丘壑诗书虽数穷:即使山川诗书再多也难以满足。
- 田园芋栗颇时丰:田园中芋头和栗子丰收,体现了自然的富饶。
- 小桃源口雨繁红:描绘小桃源中的景象,雨后红花盛开。
- 春溪蒲稗没凫翁:春天的溪水中,蒲草与水鸟的和谐景象。
- 投身世网梦归去:身陷世俗纷扰,梦想着能回归自然。
- 摘山鼓声雷隐空:隐喻远处山间的鼓声如雷,声响悠扬。
- 秋堂一笑共灯火:在秋天的房间里,和朋友一起分享温暖。
- 与公草大臭味同:幽默地说彼此的生活气息相似。
- 安用茗浇垒块胸:喝茶也无法填满内心的空虚。
- 他日过饭随家风:未来的生活随遇而安,享受家庭的温暖。
- 买鱼贯柳鸡著笼:生活中小事如买鱼、养鸡,体现了朴实的生活态度。
- 更当力贫开酒椀:即使贫穷也要喝酒,享受生活。
- 走谒邻翁称子本:拜访邻居,称赞自己的孩子,体现亲情与友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丘壑诗书”与“田园芋栗”,形成一种平衡感。
- 比喻:如“投身世网”,形象地表达了被世俗困扰的感觉。
- 拟人:如“春溪蒲稗没凫翁”,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乐享生活的态度。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丘壑: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 田园:象征宁静与丰收,理想的生活状态。
- 小桃源:隐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 春溪: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 邻翁: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田园芋栗”,代表了什么? A. 诗书的困境
B. 田园的丰收
C. 自然的美好
D. 人际的关系 -
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哪种态度? A. 无奈与无法自拔
B. 积极与乐观
C. 消极与厌世
D. 迷茫与困惑 -
“投身世网梦归去”中的“世网”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的纷扰
C. 人际的关系
D. 生活的困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生活的哲理。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再答冕仲》与《饮酒》(陶渊明):
- 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过黄庭坚更强调与人际关系的亲密,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我与自然的契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