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山简和尚真赞》
时间: 2025-01-19 20:4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禅而十方清净。
不学而文理井井,不吏而施於有政。
寿八十余,阅人三世。孝於塔库,勤力勤礼。
百室崇成,檀者亹亹。齐始如终,薪穷於指。
耋老而精明,丰肉而神清。和同而不浊,退屈而不陵。
是谓大雅之士,惜乎其不发诸朝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简和尚的高尚品德和智慧。虽然他不戒律,却能使六和共荣、恭敬;虽然不专修禅理,却能让十方空间都显得清净。即使不学习,也能把文理道理理解得井井有条;即使不在官场,也能施行政治之道。他活到八十多岁,见过三代人,孝顺于塔库,勤劳恭敬的礼仪。他的家业繁荣,信士众多,开端与结尾如同一个样子,薪火相传。他年老却依旧精明,虽然丰腴却神清气爽;和谐而不混浊,谦退而不侵犯。他就是大雅之士,真可惜他没有在朝庭中施展才华。
注释:
- 六和:指六和合,代表和谐、和睦的状态。
- 十方:宇宙的各个方向,象征广阔的空间。
- 文理井井:形容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 孝於塔库:指对父母和祖先的孝顺。
- 檀者亹亹:信士众多,檀香满室,形容气氛庄重。
- 薪穷於指:象征代代相传的精神和文化。
- 大雅之士:高尚、有品德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人,代表了宋代文人的风范。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富于哲理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黄庭坚对简和尚的敬仰之情和对其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中所作。简和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其品德及智慧的钦佩。
诗歌鉴赏:
《仰山简和尚真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简和尚的高尚品质和深邃智慧,是一首充满敬意的颂扬之作。诗中以“六和”和“十方”开篇,强调了和尚在道德上的超然和心灵的清净,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遵循与重视。接着,诗人从多个方面描绘了简和尚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展现出他虽不拘泥于教条,但却能在生活中活出真谛的形象。
诗中提到他活到八十余岁,阅人三世,这不仅体现了简和尚的寿命,也暗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通过对比“丰肉而神清”,突显了简和尚外在与内在的和谐,表现出他虽身处繁华,却不迷失自我。
最后,诗人以“惜乎其不发诸朝庭”作结,流露出对简和尚未能在朝廷施展才华的惋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思考。这首诗既是对简和尚的赞颂,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戒而六和恭敬:即使不设戒律,依然能使人和谐共处,充满恭敬。
- 不禅而十方清净:即使不专注于禅修,依然能营造出一片清净的氛围。
- 不学而文理井井:即使不刻意学习,仍然能理解事物的道理分明。
- 不吏而施於有政:即使不在官场中,也能有效地施行政治。
- 寿八十余,阅人三世:活到八十多岁,见证了三代人的变迁。
- 孝於塔库,勤力勤礼:对父母和祖先表现出孝顺,勤劳并恭敬礼仪。
- 百室崇成,檀者亹亹:家庭繁荣,信士众多,气氛庄重。
- 齐始如终,薪穷於指:精神和文化代代相传,始终如一。
- 耋老而精明,丰肉而神清:年老却依旧聪明,虽丰腴却精神焕发。
- 和同而不浊,退屈而不陵:和谐而不混浊,谦退而不侵犯他人。
- 是谓大雅之士,惜乎其不发诸朝庭:这就是高雅之士,真可惜他未能在朝廷施展才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寿八十余,阅人三世”对“孝於塔库,勤力勤礼”。
- 比喻:如“薪穷於指”比喻文化传承的延续。
- 排比:通过多次使用“而”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简和尚品德的赞美,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德行和智慧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和:象征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
- 十方清净:象征广阔的心灵空间。
- 檀:象征信仰和虔诚。
- 薪: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简和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 不学无术
b) 高尚品德
c) 权谋之士 -
诗中提到的“六和”指的是什么? a) 和谐共处
b) 六个方向
c) 六种戒律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道德品质的赞美
c) 对世俗生活的批判
答案:
- b) 高尚品德
- a) 和谐共处
- b) 对道德品质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仰山简和尚真赞》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思考,但黄庭坚更强调道德与品德,而李白则更追求个体的自由与豪放。两者在风格上也有所不同,黄庭坚的诗歌更为严谨和内敛,而李白则是奔放和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