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兰
作者: 汪东 〔清代〕
芭蕉叶大。一雨阶前堪晚坐。
暑气高哉。忽闪繁星走旱雷。
炎蒸何酷。共说今年梅抱伏。
又恐冬寒。首尾无春是野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季雨后,坐在阶前的情景。芭蕉的叶子格外茂盛,雨水滋润了周围,适合在此静坐。盛夏的酷热让人难以忍受,偶尔闪现的繁星和远处的雷声让人感到不安。今年的天气异常,人们都说梅花已经被压制,害怕冬天的寒冷到来,想来今年的春天似乎没有了,仿佛是个荒凉的年份。
注释:
- 芭蕉叶大:指的是芭蕉树的叶子特别大,象征着夏天的繁盛。
- 雨阶前堪晚坐:阶前是指台阶,表明诗人静坐于雨后清新的环境中。
- 暑气高哉:感叹夏季的高温。
- 忽闪繁星走旱雷:描绘夜空中偶尔出现的星星和雷声,增添了气氛的紧张。
- 梅抱伏:指梅花在夏季的压制,象征着不如意。
- 首尾无春是野年:表明一年四季的轮回中没有春天,象征着荒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作者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对气候与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汪东的《减兰》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示了一个炎热夏季的场景,诗中以芭蕉叶的生机和雨后的舒适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气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逐渐转向对天气异常的反思,表现出对于酷热、干旱的无奈与焦虑。特别是“炎蒸何酷”和“又恐冬寒”两句,突出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关注,也映射出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担忧。整首诗在清新与压抑之间的对比中,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芭蕉叶大。一雨阶前堪晚坐:表现诗人在雨后的宁静中,享受自然的美好。
- 暑气高哉:感叹夏季的炎热,情绪逐渐转向不安。
- 忽闪繁星走旱雷:描绘夜空的瞬息万变,象征不安定的未来。
- 炎蒸何酷:表达对暑热的无奈与厌烦。
- 共说今年梅抱伏:暗示人们对异常天气的讨论,情感逐渐沉重。
- 又恐冬寒:对未来寒冷天气的恐惧,反映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
- 首尾无春是野年:总结全诗,表明对失去春天的惋惜,象征着荒凉的年景。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忽闪繁星走旱雷”中将星星与雷声赋予了生命,增加了诗的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变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 芭蕉:象征着生机与繁盛,代表了夏天的活力。
- 雨:象征着希望与滋润,带来清新的气息。
- 繁星与雷声:代表了变化无常的自然,暗示着不安与焦虑。
- 梅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却被压制,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担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 A) 梅花
- B) 芭蕉
- C) 荷花
- D) 桃花
-
诗人对今年的天气表示了什么情绪?
- A) 开心
- B) 失望与担忧
- C) 无所谓
- D) 期待
-
诗中提到“首尾无春是野年”,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对春天的怀念
- C) 失去春天的惋惜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芭蕉
- B) 失望与担忧
- C) 失去春天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汪东的《减兰》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但《减兰》更侧重夏季的炎热与未来的忧虑,而《春望》则体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所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