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栏干斜倚。碧琉璃样轻花缀。惨绿模糊。瑟瑟凉痕欲晕初。秋期此度。秋星淡到无寻处。宿露休搓。恐是天孙别泪多。
白话文翻译:
我倚在栏杆上,斜靠着,眼前是如碧琉璃般轻盈的花朵点缀着。惨淡的绿色在视野中模糊不清,微凉的痕迹似乎要朦胧开来。这个秋天在此时此地显得特殊,秋星已经淡得无法寻觅。宿夜的露水不要轻轻搓揉,因为那可能是天上的仙子因别离而留下的泪水。
注释:
- 栏干:指阳台或走廊的护栏。
- 碧琉璃:形容花的颜色如碧玉般透亮。
- 惨绿模糊:形容绿色的惨淡与模糊。
- 瑟瑟凉痕:形容微凉的感觉。
- 秋期此度:指此时此地的秋天。
- 宿露:指夜间的露水。
- 天孙:传说中的天帝之孙,常被视为仙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佩弦,号香涛,晚号退庵,清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清代的诗坛上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尤其是在政治上持有激进的观点。
创作背景:
《减兰 輠畔孲》写于清朝,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该诗在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的词风,却在意象和情感上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诗中“栏干斜倚”的意象,传达了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仿佛诗人正独自一人,静静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接下来的“碧琉璃样轻花缀”则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日景象,轻盈的花朵与惨淡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美丽的瞬息万变。
“秋期此度”一句,强调了时间的特殊性,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也让人思索生命的无常。而“宿露休搓”,则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在观察自然景象时的细腻与敏感,甚至将夜间的露水视作天孙的泪水,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性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栏干斜倚:诗人倚靠在栏杆上,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碧琉璃样轻花缀:描绘了秋天花朵的美丽,仿佛是用碧琉璃装饰的。
- 惨绿模糊:形容秋天的绿色开始模糊,暗示生命的衰退。
- 瑟瑟凉痕欲晕初:微凉的感觉在空气中弥漫,似乎是初秋的标志。
- 秋期此度:强调此时此地的秋天,饱含特殊的情感。
- 秋星淡到无寻处:秋天的星星已经黯淡,无法寻觅,寓意生命的无常。
- 宿露休搓:夜间的露水不应被轻易搓揉,暗含珍惜的意思。
- 恐是天孙别泪多:将露水比作天孙的泪水,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天孙的泪水,赋予自然以情感。
- 拟人:通过“瑟瑟凉痕”和“宿露休搓”使自然景象具有情感。
- 对仗:诗句中有一定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生命的无常,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栏杆:象征着隔离与思考。
- 花:象征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露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 秋天:象征生命的秋期,凋零与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栏干斜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悠闲 B. 焦虑 C. 兴奋
-
“秋星淡到无寻处”中的“秋星”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星星 B. 生命的短暂 C. 秋天的景色
-
诗中将露水比作什么? A. 太阳的光辉 B. 天孙的泪水 C. 雨水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的《减兰 輠畔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为忧伤,后者则多了一份柔情。
参考资料:
- 《龚自珍全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