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春令
严绳孙 〔清代〕
万山中划,长虹饮处,神州东属。
谁遣青青古犹今,眯不尽风尘目。
堪否筑台当一曲,看秋容浓绿。
往事山僧莫重陈,待醉了供歌哭。
白话文翻译
在万山之间划出一条长虹,仿佛在饮水的地方,神州的东边。
是谁让这青翠的景色依然如昔,眼中的风尘却无法消去?
能否在此筑台唱一曲,看看这秋天的浓绿?
往事的山僧不必再重提,等醉后再来歌唱哭泣。
注释
- 万山:指众多高山,象征自然风光。
- 长虹:指彩虹,常用来比喻美好景象。
- 神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青青:青翠的颜色,象征春天的生机。
- 风尘目:眼中所见的风尘,指经历的世事。
- 筑台:搭建高台,象征歌唱和抒发情感的场所。
- 山僧:隐士,指那些远离尘世的修行者。
典故解析
"神州"是古代对中国的美称,常用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依恋。"长虹饮处"则可能借用古诗中的描写,传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字梦阮,号白洲,清代诗人,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常以山水风光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留春令》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往事的追忆。时代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留春令》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赞美和对往事的追忆。开篇以“万山中划,长虹饮处”引入,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图景,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现代,感叹“青青古犹今”,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风尘目”则体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深思,似乎隐含着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常。
“堪否筑台当一曲”一句,展现出诗人希望在此歌唱的愿望,反映出他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随后的“往事山僧莫重陈”,更是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的释然,似乎在告诉自己不必再过于沉溺于过去,待醉后再来歌唱,反而是更为洒脱的态度。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深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山中划:描绘自然的壮丽,暗示诗人心境的开阔。
- 长虹饮处,神州东属:通过长虹的意象,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
- 谁遣青青古犹今:感慨时间流逝,青翠的景色依旧,但内心的感受却不同。
- 眯不尽风尘目:表现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困扰。
- 堪否筑台当一曲:反映出诗人希望在此地唱歌的愿望。
- 看秋容浓绿:通过浓绿的秋景,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
- 往事山僧莫重陈:劝诫自己不必再回忆过往。
- 待醉了供歌哭:以酒醉待歌唱,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虹”比喻美好景象。
- 拟人:将自然景色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比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释然,体现出一种洒脱而深邃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万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 长虹:代表美好与希望。
- 青青:象征生机与青春。
- 秋容浓绿:表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神州”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日本
- B. 中国
- C. 韩国
- D. 越南
-
“堪否筑台当一曲”中,“筑台”指的是什么?
- A. 建造房屋
- B. 唱歌的场所
- C. 旅游的地方
- D. 读书的地方
-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继续沉溺
- B. 不必重提
- C. 赞美往昔
- D. 忘却过去
答案
- B. 中国
- B. 唱歌的场所
- B. 不必重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夜泊牛头》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注重景色的描绘,而《留春令》则更强调内心的感受与反思。
- 《静夜思》:两者都涉及对时光与思乡的感慨,但《留春令》在意象上更为丰富,情感上更为深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