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和清真》
时间: 2025-01-17 10:4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岸梅初放冰蕊,照水明洁。
妙手作羹未晚,奈暖乍寒轻,芳意沉结。
空庭过雨,苔渍香泥帘底滑。
凝望处蔽日浮云,漫天飞絮已愁绝。
还静倚回阑待月。正短竹罢吹时节。
收起清铅旧泪,怕客子光阴,白了玄发。
春回故国,开尽千花休劝折。
尽车雷,梦中转,暗觉情怀别。
白话文翻译
岸上的梅花刚刚开放,冰冷的花蕊在阳光下显得明亮洁白。
厨艺高超的人做的羹汤还不算晚,然而春暖和寒意交替,让芳香的意念沉淀下来。
空旷的庭院经过雨水的洗礼,青苔沾湿了香泥,帘底滑腻。
我凝视着遮蔽日光的浮云,漫天飞舞的柳絮令我心中愁苦。
我静静地倚靠在回廊上,等待着月光的到来。正是短竹停止吹奏的时节。
我收起那清澈的泪水,害怕客人光阴的流逝,白了我的发。
春天回到了故乡,千花开尽不必再劝人去折。
雷声渐渐远去,梦中转瞬即逝,暗自感到情怀的别离。
注释
- 岸梅:指岸边的梅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冰蕊:指梅花的花蕊,形容其洁白如冰。
- 羹:指羹汤,常用来形容美味的食物。
- 苔渍香泥:苔藓沾满了湿润的泥土,暗示春雨后的清新气息。
- 蔽日浮云:遮住日光的浮云,象征着阴郁的情绪。
- 白了玄发:形容头发因岁月而变白,暗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冷暖,诗中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看花回•和清真》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梅花、春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梅花的初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而诗人却在这美好的时节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寒冷交替,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空庭过雨后的清新气息与凝重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春天的生机又带有一丝惆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梅花、浮云、飞絮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愁的春日场景。尤其是最后两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深刻地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梅初放冰蕊,照水明洁:描绘梅花初放的景象,清澈明亮,象征春的到来。
- 妙手作羹未晚:厨艺高超的人准备的美味羹汤,暗示春天的温暖还未结束。
- 奈暖乍寒轻,芳意沉结:春天的暖意与寒意交替,芳香的情感在心中沉淀。
- 空庭过雨,苔渍香泥帘底滑:经历雨水洗礼的空庭,清新而滑腻,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凝望处蔽日浮云,漫天飞絮已愁绝:凝视浮云与飞絮,感受到情绪的愁苦。
- 还静倚回阑待月:倚靠在栏杆上,等待月光的到来,体现了宁静的心境。
- 正短竹罢吹时节:短竹已停止吹奏,象征着春天的短暂。
- 收起清铅旧泪:收起往日的泪水,隐喻对往事的怀念。
- 怕客子光阴,白了玄发:害怕流逝的光阴导致白发苍苍,感叹时间的无情。
- 春回故国,开尽千花休劝折:春天回到故乡,千花盛开,不再劝人采折,寓意珍惜美好。
- 尽车雷,梦中转,暗觉情怀别:梦中感受到离别的情感,寓意对故土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岸梅初放冰蕊”,通过比喻描绘梅花的清丽。
- 拟人:如“春回故国”,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大量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纯洁,也是春天的使者。
- 浮云:代表着变幻不定的情绪,暗示人生的无常。
- 飞絮:让人联想到轻柔与无奈,象征着逝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看花回•和清真》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陈匪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岸梅初放冰蕊”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秋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夏天
-
“春回故国,开尽千花休劝折”的意思是?
- A. 劝人采花
- B. 不再劝人采花
- C. 继续劝人采花
- D. 忘记故国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对比《看花回•和清真》,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与生命的复苏,而《看花回•和清真》则结合了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