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时间: 2025-01-14 23:15:35

愁见干戈起四溟,恨无才术济生灵。

不如痛饮中山酒,直到太平方始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见干戈起四溟,
恨无才术济生灵。
不如痛饮中山酒,
直到太平方始醒。

白话文翻译:

我愁苦地看到四海之内的战乱纷起,
又恨自己没有才能和技艺去拯救百姓。
倒不如痛快地喝一杯中山美酒,
直到酒醉后,才会在太平的世界中苏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见:忧愁地看到。
  • 干戈:指战争和武器,通常用来形容战乱。
  • 四溟:四海,指大海或天下。
  • 无才术:没有才能和技能。
  • 济生灵:拯救百姓,救助生活在艰难中的人们。
  • 痛饮:痛快地喝酒。
  • 中山酒:指中山地区的美酒,象征美好与享乐。
  • 太平:指和平安宁的状态。

典故解析:

  • 中山酒:中山是古代中国一个著名的酒产区,代表着美酒与欢乐。
  • 太平:在中国历史上,太平盛世常被提及,象征着和平与繁荣的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舍人,字不详,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不详。其作品多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风格较为沉郁。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乱之际,作者对国家的局势感到忧虑,同时对自身的无能感到痛心,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愁苦与无奈。首句“愁见干戈起四溟”直接点明了战乱的现状,诗人目睹四海之内的动荡,心中自然充满了忧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个人才华的懊恼,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救助那些受苦的百姓,这种无奈的情感在“恨无才术济生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一种自我解嘲的态度,诗人放弃了拯救的理想,选择了痛快地饮酒,似乎在逃避现实中的苦闷。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乐趣的向往,表现了人在困境中寻找解脱的心理。

整首诗在形式上应用了四句对仗工整的方式,构建了鲜明的对比:前两句表现了愁苦和无奈,后两句则是对饮酒的放纵与逃避。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使得整首诗在悲愤中又隐含着一丝的解脱与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见干戈起四溟: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与无奈。
  • 恨无才术济生灵:反映了对个人能力不足的自责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不如痛饮中山酒:选择借酒浇愁,以逃避现实的苦闷。
  • 直到太平方始醒:渴望在喝醉后能够回到一个和平安宁的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尾两句的“愁见”与“不如”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借酒抒怀:通过饮酒的意象,表现诗人心中复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对自身能力的懊恼以及通过饮酒寻找解脱的复杂心理,传达出一种无奈而又渴望安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
  • 中山酒:象征美好生活与享乐。
  • 太平:象征安宁与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愁见干戈起四溟”具体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快乐
    B. 战争与动乱
    C. 航海冒险

  2. 诗人对自身的才能有何看法?
    A. 非常自信
    B. 感到无奈和懊恼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中山酒”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快乐与享乐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饮酒寻求解脱的主题。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李白与贾舍人的作品都涉及到对酒的描写,但李白的诗更加强调豪放与洒脱,而贾舍人的作品则更多表现了无奈与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