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时间: 2025-01-16 22:26:15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

光湿最宜丛菊亚,

荡摇无奈绿荷干。

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非千岁饮犹难,
莺舌偷含岂自安。
光湿最宜丛菊亚,
荡摇无奈绿荷干。
名因霈泽随天眷,
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
戛云仙掌有金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露水的珍贵与自然的美丽。鹤不是长生不老的神鸟,饮水也很困难;黄莺的舌头偷偷含着露水,难以自安。露水最适合滋润丛生的菊花,摇曳不定的绿荷却被干燥所困。名声因天上的霪雨而得到眷顾,露水与浓霜共同保卫着岁月的寒冷。五色的祥瑞必须有适合的地方,像是云上的仙女用金盘托着露水。

注释

  • 鹤非千岁饮犹难:鹤不是千年之寿的象征,饮水仍然艰难。
  • 莺舌偷含岂自安:黄莺的舌头偷偷含着露水,内心却难以平静。
  • 光湿最宜丛菊亚:露水的光泽和湿润最适合滋养丛生的菊花。
  • 荡摇无奈绿荷干:绿荷在摇曳中却无奈地面临干旱。
  • 名因霈泽随天眷:名声的价值在于天降的雨水所给予的恩宠。
  • 分与浓霜保岁寒:露水与浓霜共同保护岁月的寒冷。
  • 五色呈祥须得处:五种颜色的吉祥之气需要适合的地方来承载。
  • 戛云仙掌有金盘:像云上的仙女用金盘托着露水,展现了自然的神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04-780),唐代诗人,字少华,号秋水,祖籍河南。韩偓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朝,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人通过对露水的描写,反映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露》一诗通过对露水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诗的开篇以鹤与莺作为引子,鹤的长寿与饮水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的艰难。莺的舌头偷含露水,反映了生命对滋养的渴求,但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无奈的安慰。

接着,诗人描绘了露水对菊花的滋润以及对荷花的摇曳,展现了不同植物在露水滋养下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绿荷却因干旱而面临困境,这种对比突显了生命的不易。

后半部分中,诗人提到名声因天降的霪雨而得到眷顾,意在探讨名与利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激。最后一句“戛云仙掌有金盘”更是将自然的美与神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庄严。

整首诗以露水为线索,穿插着对生命、自然与名利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非千岁饮犹难:开篇用鹤象征长寿,然而饮水仍然艰难,反映了生命的不易。
  2. 莺舌偷含岂自安:莺的行为虽美,却隐藏着焦虑与不安,暗示着对生存的忧虑。
  3. 光湿最宜丛菊亚:露水最适合滋养菊花,体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
  4. 荡摇无奈绿荷干:绿荷在风中摇曳,却面临干旱,表现了自然的脆弱。
  5. 名因霪泽随天眷:名声的获得需要天意的眷顾,暗含一种无常与变幻。
  6. 分与浓霜保岁寒:露水与浓霜相辅相成,共同保卫岁月的寒冷,象征着生命的相互依存。
  7. 五色呈祥须得处:吉祥之气需要适合的环境,强调了环境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8. 戛云仙掌有金盘:诗人用仙女托盘的意象,提升了自然的神秘感和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鹤与莺的比喻,展现生命的艰难与美丽。
  • 拟人:将莺的舌头描绘为“偷含”,赋予自然生命以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提升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露水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然美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高洁。
  • :代表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自然的恩赐。
  • 菊花:常被视为坚韧与清雅的象征。
  • 绿荷:象征生机与柔美,但在干旱中显得脆弱。
  • 五色:代表祥瑞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鹤象征什么?
    A. 长寿与高洁
    B. 短命与卑微
    C. 自由与奔放

  2. 诗中提到的“莺舌偷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由与快乐
    B. 焦虑与不安
    C. 绝望与悲伤

  3. “戛云仙掌有金盘”中的“金盘”暗示了什么?
    A. 财富与名声
    B. 自然的神秘与美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韩偓的《露》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描绘与感悟,而后者则显示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