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时间: 2025-01-01 12:21: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君俞佳雪二首
作者: 韩维 〔宋代〕
居尘不染先生意,与众同忧太守心。
两处本来非异事,一时都把付高吟。
忽惊瑞相家家遍,潜助春功日日深。
拥鼻临池哦丽句,水泉风竹共清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和与他人共同忧虑的情感。诗中的“先生”指的是崇高的人格理想,而“太守”则是地方官员,暗示作者对时局的关心。诗人在两种情境中表达了相同的情感,一时之间,诗歌便成为了宣泄情感的方式。随后,作者提到了一种美好的预兆,增强了春天的气息,日复一日的努力让这一切变得更加深厚。最后,诗人坐在池边吟唱优美的诗句,与水声和风声融为一体,展现了自然与诗意的和谐。
注释:
- 居尘不染:形容人处世不染污浊之气,保持纯洁的品德。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方事务。
- 高吟:高声吟唱,表达情感的方式。
- 瑞相:吉祥的征兆。
- 潜助:暗中帮助。
- 拥鼻:倚着鼻子,形容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
典故解析:
“瑞相”常用来指代吉兆,历史上许多文人都将自然现象视为天意的表现,此处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字仲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借助春雪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雪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盼。开头“居尘不染先生意”即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道德的纯洁与情感的真挚。接着“与众同忧太守心”则引出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显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内心却不忘关心他人。在后面的描绘中,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通过“忽惊瑞相家家遍”,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与万物复苏的景象,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描写,更有深邃的情感流露,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居尘不染先生意:身处世俗却能保持清白之心。
- 与众同忧太守心:与大家共同关注地方治理。
- 两处本来非异事:两种情感其实是相通的。
- 一时都把付高吟:在此时将情感化作吟唱。
- 忽惊瑞相家家遍:突现美好的征兆,普遍可见。
- 潜助春功日日深:暗中助力,春天的成就日益显著。
- 拥鼻临池哦丽句:坐在池边吟诵优美的诗句。
- 水泉风竹共清音:水声、风声与竹子的声音交融成诗意的乐章。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描绘自然景象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美好。
- 春:代表新生与希望。
- 水泉、风竹:自然的和谐,象征诗人与自然的心灵相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维所表达的理想人格是什么?
- A. 名利
- B. 清白
- C. 权力
-
诗中提到的“太守”指的是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农民
- C. 商人
答案:1-B;2-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诗作相比,韩维的诗更加注重社会现实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个体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