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吴殿丞见赠》

时间: 2024-09-19 22:01:31

势利跃谄子,声名走夸儿。

我于二无一,世固背以驰。

君从江海来,面有潇洒姿。

朝廷多旧游,绝迹不复追。

足音三及门,乃得众所遗。

长篇烂盈目,清远谬见推。

将非乐间放,独与静者宜。

何以谢嘉况,湖山有前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答吴殿丞见赠
作者: 韩维 〔宋代〕

势利跃谄子,声名走夸儿。
我于二无一,世固背以驰。
君从江海来,面有潇洒姿。
朝廷多旧游,绝迹不复追。
足音三及门,乃得众所遗。
长篇烂盈目,清远谬见推。
将非乐间放,独与静者宜。
何以谢嘉况,湖山有前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权势和浮华的讽刺,以及对真正友谊的珍视。前两句表现了对谄媚者和追逐名利者的不屑,接着表现自己在世俗中保持独立的态度。对方从江海而来,气度洒脱,但朝廷的旧交情已不复存在。作者在门前静候,得到的却是世人所遗忘的踪影。长篇大论无法打动他,反而更向往宁静。最后,他感慨如何回报这份恩情,湖山之间还有前期的相约。

注释:

  • 势利跃谄子:指那些趋炎附势、善于谄媚的人。
  • 声名走夸儿:形容名声和虚夸的言辞在流传。
  • 二无一:意指二者都没有,暗示世俗生活的空虚。
  • 绝迹不复追:形容再也无法追寻过去的友谊。
  • 足音三及门:形容来者的到来声音,反映出作者的期待和孤独。
  • 长篇烂盈目:指那些繁杂的言辞让人眼花缭乱,但却无实际内容。
  • 乐间放:指在欢乐之间的放纵,暗指对世俗生活的排斥。
  • 湖山有前期:表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字子明,号懋斋,生平事迹较为模糊,但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浮躁之际。作者在面对世俗的功利与虚荣时,选择了沉静与独立,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个人情感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权势和浮华的深刻见解。开篇的“势利跃谄子”直接戳中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揭示了人们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的现实。接着,作者自居于二无一的状态,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真正友情的渴望。诗中提到的“君从江海来”,则象征着一种洒脱与清新,作者对此既向往又感到疏离。

在后续的描写中,作者通过“绝迹不复追”表现出对旧友的怀念与失落,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易逝。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与“静者宜”的交往更能心灵相契。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极具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势利跃谄子:揭示了社会中趋炎附势的现象。
  • 声名走夸儿:指虚名的传播和浮夸的言论。
  • 我于二无一:表达了对功利世界的无奈和对正义的追求。
  • 君从江海来:象征着洒脱的友人,但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朝廷多旧游:怀念过去的友谊,但已成往事。
  • 足音三及门:体现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与渴望。
  • 长篇烂盈目:对浮华言辞的反感。
  • 将非乐间放:对世俗交往的拒绝,向往宁静。
  • 何以谢嘉况:对友人赠诗的感激,同时表达了自身的局限。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江海与湖山的比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反讽:对谄媚者的反讽,突显了诗人的立场与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势和虚荣的批判,强调了真正友谊的珍贵与宁静生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江海:象征自由与洒脱。
  • 湖山:寓意宁静与自然。
  • 足音: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期待。
  • 长篇:象征着浮华与繁杂,反映了社会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韩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君从江海来”是什么意思? A. 直白的描述
    B. 反映对友人的向往与疏离
    C. 讲述旅行的故事

  3. “长篇烂盈目”指的是什么? A. 诗歌的形式
    B. 繁杂的言辞让人眼花缭乱
    C. 朋友的来访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赠花卿》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韩维的《奉答吴殿丞见赠》更注重世俗关系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