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平叔道傍竹
野田有修竹,丛疏饱於霜。
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
岂无行路子,行路厌榛荒。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
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
白话文翻译:
在荒野的田野边,有一片修长的竹子,竹丛稀疏,饱受霜寒的侵袭。
周围缺少美丽的鸟儿,左右两边杂乱地生长着枯桑。
难道就没有行路的人吗?行路的人都厌倦了荒芜的荆棘。
忽然看到这片翠绿,心中徘徊,无法忘怀。
车马奔行到底有多快,回头望去,隔着山冈。
注释:
- 修竹:细长的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高。
- 丛疏:形容竹丛稀疏。
- 佳禽:美好的鸟类。
- 榛荒:指荒芜的荆棘地,表示行路艰难。
- 翠色:指竹子的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 隔山冈:指远方的山冈,表达一种遥远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宋代著名诗人,字宗道,号青溪,晚号梅溪。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民生、自然景色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竹子等植物。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至竹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了荒凉的环境与竹子的生机形成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
诗歌鉴赏:
《和平叔道傍竹》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梅尧臣通过竹子的描写,将自然环境与人心情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诗的开头便以“野田有修竹”引出主题,修竹的存在仿佛是诗人在荒野中寻找到的一丝生机,给人以希望和慰藉。
接下来,诗人描述周围环境的荒凉,“下上乏佳禽,左右杂枯桑”,荒芜的土地缺乏生气,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不禁感叹,难道就没有人经过这条路吗?这种对人类活动的思考,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忽见此翠色,徘徊未能忘”,在这片荒凉中,翠绿的竹子是突出的亮点,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一句“车马去何疾,回顾隔山冈”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追索与思考,仿佛在追忆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田有修竹:在荒野的田野边,有着高耸的竹子,表明环境的荒凉与竹子的生机。
- 丛疏饱於霜:竹丛稀疏,经历了霜寒,暗示竹子在逆境中仍然顽强生长。
- 下上乏佳禽:周围缺少美丽的鸟儿,显示出环境的萧条。
- 左右杂枯桑:两侧是杂乱的枯桑,进一步强调环境的荒凉。
- 岂无行路子:难道就没有走过这里的人吗?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 行路厌榛荒:行路的人都厌倦了这片荆棘与荒野。
- 忽见此翠色:突然看到这片翠绿的竹子,带来心灵的触动。
- 徘徊未能忘:心中徘徊,无法忘怀这美丽的景象。
- 车马去何疾:车马疾驰而过,反映出生活的急促。
- 回顾隔山冈:回头望去,隔着山冈,表现出一种遥远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生命的象征,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对比:通过对荒凉环境与翠绿竹子的对比,突出了竹子的重要性。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借竹子的坚韧与生机,传达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清高与生机。
- 霜:代表严酷的环境与挑战。
- 鸟:象征自由与美好,缺失体现环境的荒凉。
- 荒野:反映孤独与人类活动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主要植物是什么? A. 榕树
B. 竹子
C. 枯桑
D. 荆棘 -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环境的思考? A. 车马
B. 竹子
C. 花朵
D. 风景 -
“岂无行路子”中“行路子”指的是什么? A. 走过的人
B. 坐车的人
C. 看风景的人
D. 采竹的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by 郑燮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竹石》: 与《和平叔道傍竹》同样以竹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 《夜泊牛渚怀古》: 通过描写夜晚的河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关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