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
新岁起今日,旧年犹昨宵。
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
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的气氛,表达了新的开始和旧年的结束。诗人感受到天心欲变,元旦的庆典已经结束。新的一年从今天开始,旧的一年似乎还停留在昨夜。寒冷的云层低低地覆盖着宫阙,残留的雪花轻轻封住了河道。又听到驱赶邪祟的鼓声响起,象征着对不祥之事的驱逐。
注释:
- 天心:指天意或自然的变化。
- 元会:指元旦的庆典。
- 销变:消失变化,意味着新旧交替。
- 阙:古代宫殿的门楼。
- 傩鼓:用来驱邪的鼓声,常用于节庆和驱邪仪式。
- 群邪:指各种邪恶的东西或不祥之物。
典故解析:
- 元会:元旦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新年的开始,历史悠久。
- 驱傩:傩舞是古代一种祭祀和驱邪的舞蹈,通常在节庆时进行,以祈求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清蕉,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以清新高雅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颇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旦,正值新旧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节庆活动,表现出对新年的期望与对旧年的回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单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开篇便通过“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两句,直接引出了新年的背景,表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诗人通过对比新旧年,唤起读者对过去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描绘了寒冷的冬季场景,低沉的云层和残雪的意象暗示着旧年的沉重与寒冷,而“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则通过鼓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驱赶邪祟、迎接新年的积极情绪。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深化了时间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节日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渴望。在新旧交替的时刻,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节令的变化而波动,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心欲销变:表达了自然变化的趋势,暗示新年的到来。
- 元会罢来朝:元旦的庆典结束,强调时间的流逝。
- 新岁起今日:新的一年从今天开始,充满希望。
- 旧年犹昨宵:旧年仿佛就在昨天,引发对过去的回忆。
- 冻云低覆阙:寒冷的云层覆盖在宫阙上,象征着严冬的压迫。
- 残雪稍封条:残留的雪慢慢封住河道,反映出冬季的景象。
- 又听驱傩鼓:鼓声响起,暗示驱赶邪祟的仪式。
- 群邪不可饶:表示对不祥之物的抵制,传达出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岁”与“旧年”,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冻云”和“残雪”传达寒冷的气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天心欲销变”,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年到来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意象分析:
- 天心:象征自然和宇宙的变化,暗示着人生无常。
- 冻云:代表寒冷与压抑,暗示旧年的沉重。
- 傩鼓:象征节日庆典,寓意驱邪迎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元会”指的是什么? A. 中秋节
B. 元旦
C. 春节
D. 端午节 -
“冻云低覆阙”中的“阙”指的是什么? A. 山
B. 河
C. 宫阙
D. 城墙 -
诗中使用了哪个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 A. 拟人
B. 排比
C. 对仗
D. 反问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
- 苏轼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元日》同样描写了元旦的气氛,但更强调家庭团聚和新春的喜庆,风格较为欢快。梅尧臣的诗则更加沉静,带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