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吴淞江滨邓氏草堂题壁》
时间: 2025-01-08 02:0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
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
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
牵愁。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
应遍识辞巢零燕,泛水閒鸥。
相看剩有当时月,又几回迟我淹留。
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
白话文翻译
落日余晖映照远空,海天在黄昏时分汇聚,浪潮轻轻涌起。废弃的堤岸旁,旧有的防御工事依稀可见,细长的小路延展在平坦的沙滩上,矮小的房屋隐没于树林丘陵之间。寒冷的潮水渐渐退去,岸边渔火初次熄灭。清晨的露珠滴落,田野间风起,门外的柳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心中思念,春游时策马而行,酒旗飘扬的亭子,江南的旅人已久未归来。应该识得那辞巢的燕子,闲游水面的鸥鸟。相对而视,唯有当时的明月,几多次让我迟迟留恋。倚着翠袖,哪家楼上传来玉笛的悠扬?
注释
- 残霞:夕阳的余晖,指落日后的彩霞。
- 轻沤:轻微的波浪涌起。
- 故垒:旧时的防御工事。
- 隐:隐藏、掩映。
- 簇:聚集。
- 贳酒:指喝酒,借酒消愁。
- 零燕:指春天归来的燕子。
- 泛水闲鸥:悠然自得地在水面上游荡的鸥鸟。
- 欹翠袖:倚着衣袖,形容姿态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淞江旁的邓氏草堂,诗人在此处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深厚,表现了对江南的眷恋与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暮色景象,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对过往的思绪。
诗歌鉴赏
《渡江云》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黄昏景象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情感交织。诗的开头通过“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落日的余晖与海天相接,给人一种广阔而又孤寂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的细腻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片土地上,感受到昔日繁华的遗迹与如今的寂静。渔火的点点与柳树的轻声,营造了一个静谧的黄昏画面。
而“牵愁”一词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游春、饮酒的描写,表现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诗的最后几句则再次回到对月光的思索,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使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霞明远烧:描绘夕阳的余辉,给人一种温暖而又静谧的感觉。
- 海天暮合:海与天空在黄昏时分交融,展现自然的广阔。
- 去浪涌轻沤:波浪轻轻涌动,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废堤循故垒:旧堤的遗迹与历史的回忆。
- 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细小的小路与隐秘的房屋,表现出一种安静与隐秘的美。
- 寒潮自落:寒冷的潮水渐渐退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傍岸簇渔火初收:岸边的渔火逐渐熄灭,表现出一种归去的宁静。
- 清露滴,野田风起:清晨的露珠滴落,田野间的风起,展现自然的生命力。
- 门外柳飕飕:柳树轻轻摇动,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牵愁:引发愁绪,情感的转折点。
- 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春游与饮酒的场景,表达内心的向往与思念。
- 应遍识辞巢零燕:春天归来的燕子,象征着离别与重聚。
- 泛水閒鸥:悠闲的鸥鸟,展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
- 相看剩有当时月:只有那时的明月陪伴,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又几回迟我淹留:反复的留恋与徘徊,情感的深邃。
- 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优雅的姿态与悠扬的笛声,增添了诗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诗意。
- 拟人:如“柳飕飕”,赋予植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加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江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霞:象征着美好的过去与时间的流逝。
- 渔火: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人情的温暖。
- 柳树:象征着柔情与生命的延续。
-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霞”指的是什么?
- A. 夕阳的余辉
- B. 清晨的霞光
- C. 夜晚的星星
- D. 白天的阳光
-
“傍岸簇渔火初收”中的“簇”有何含义?
- A. 散落
- B. 聚集
- C. 消失
- D. 照亮
-
诗人通过“游春鞭镫”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江南的思念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陈方恪的《渡江云》都表达了对孤独与时间的感慨,但前者更为豪放,后者则细腻柔和。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