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雨》

时间: 2025-01-01 18:29:17

徙穴中庭蚁,争巢後圃鸠。

物情犹虑患,人事得忘忧?

意思解释

欲雨

作者:陆游〔宋代〕

原文展示:

徙穴中庭蚁,争巢後圃鸠。
物情犹虑患,人事得忘忧?

白话文翻译:

在院子里,蚂蚁们忙着迁移巢穴,后园的斑鸠们争着筑巢。
自然界的生物都在为生存而忧虑,人们的事情却能够忘却忧愁吗?

注释:

  • 徙穴:迁移巢穴,指蚂蚁在搬家。
  • 中庭:院子的中央。
  • 後圃:后面的园子。
  • :一种鸟,常见的斑鸠或其他雀类。
  • 物情:指自然界的生物和现象。
  • 人事:指人类的事情和烦恼。
  • :忧虑、担忧。
  • 忘忧:忘却忧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蚁”和“鸠”均为寻常可见的生物,代表了自然界的生机和生存的斗争。诗人通过这些生物的活动,反映出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对比,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沦陷,他的诗歌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欲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时,陆游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因生存而生的忧虑,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诗歌鉴赏:

《欲雨》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描绘蚂蚁和鸠鸟的忙碌,传达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存压力与本能反应,表现出万物皆有其生存的道理。这种生存的焦虑与努力,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然而,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人类,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烦恼和忧虑时,是否能够像自然界的生物那样,放下心中的重担?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陆游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引发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表现出人类在面对自然法则时的局限性。

整首诗意蕴深远,语言简洁却富有哲理,展现了陆游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如蚁与鸠,既是具体的生物,更是象征着生存与奋斗,折射出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徙穴中庭蚁:描写蚂蚁在院子里忙碌地迁移巢穴,体现出蚂蚁为了生存而努力的状态。
  2. 争巢後圃鸠:后院的鸠鸟也在争相筑巢,反映出自然界中生物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
  3. 物情犹虑患:自然界的生物都在为生存而忧虑,表现出一种普遍的生存压力。
  4. 人事得忘忧:人类的事务是否能够像这些生物一样,忘却烦恼,表现出人类对于自身困境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自然界生物与人类事务的对比,突出人类的复杂性和烦恼。
  • 拟人:将蚂蚁和鸠鸟的行为形象化,增强了生动感。
  • 反问:最后一句使用反问,增强了诗歌的哲学深度与思考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的描绘,表达了生存的艰辛与忧虑,同时引发了对人类烦恼的思考,展现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勤劳与生存的本能。
  • :象征着栖息与家庭的归属。
  • :象征着生活的空间与环境。
  • :象征着人类对生活的复杂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生物有哪些? a) 蝴蝶
    b) 蚂蚁和鸠
    c) 燕子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忘却一切
    b) 人类的忧虑
    c) 自然的宁静

  3. 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排比

答案

  1. b) 蚂蚁和鸠
  2. b) 人类的忧虑
  3. a) 拟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诗中均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苦难。两者在风格上均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忧国情怀,但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