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游的《拟古》原文如下:
坐卧北窗下,百事废不治。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
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
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
白话文翻译:
我坐卧在北窗下,所有事情都不去理会。
脱下衣服,和大布换粮食,衣食都靠自己来解决。
温饱难道不想要吗?然而违背了道义使我心中悲哀。
在地下见到先人,我所希望的仍有遗言。
注释:
- 坐卧:指的是坐着和躺着,表示一种闲适或消沉的状态。
- 百事废不治:形容什么事都不去做,处于一种废弃的状态。
- 脱粟与大布:指的是换取粮食和布料,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 温饱:指的是基本的生活需求,温暖和饱食。
- 违道:指的是违背了道义或正理。
- 地下见先人:指的是在阴间见到已故的祖先。
典故解析:
- 先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先人指的是已故的祖辈,强调对祖先的尊重和思念。
- 道:在道家和儒家文化中,"道"常常指代正义、伦理和自然法则,违道则意味着背离这些原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以其豪壮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一生历经战乱,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忧虑,诗中常流露出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多灾多难,诗人内心充满对国家和家庭的思考与忧虑。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社会责任的失落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拟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反映了陆游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挣扎。全诗从坐卧北窗的闲适状态切入,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哀。前两句描绘了他与世隔绝的状态,表达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放弃。
“脱粟与大布,衣食裁自支”则揭示了他在物质生活上的无奈,既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贫困生活的反映。接下来的“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更是直白地表达了他对温饱的渴求与对道德的坚守之间的矛盾,显露出他内心的挣扎。
最后两句“地下见先人,所冀尚有辞”通过与先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在下辈子或阴间与先人有所交代,表达出他对责任与道义的坚守。
整体来看,陆游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表现出对自身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的悲悯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坐卧北窗下:描绘了诗人悠闲或者无所事事的状态,给人以消沉之感。
- 百事废不治: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漠视,所有事情都不去做。
- 脱粟与大布:展示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给自足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
- 温饱岂不欲:提出了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渴求,反映出人性对温饱的基本追求。
- 违道予心悲:表明了诗人在追求物质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心中充满悲伤。
- 地下见先人: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 所冀尚有辞:希望在来世能有话可说,反映出对责任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个人生活的消极和对道德的追求,突显出内心的矛盾。
- 象征:北窗象征着孤独和冷清,先人则象征着传统与责任。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陆游对温饱的渴求与对道义的坚守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他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窗:象征孤寂与冷漠,暗示诗人的消沉状态。
- 先人:代表传统和责任,表现对家族的敬仰与思念。
- 温饱:象征生存的基本需求,反映出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拟古》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北窗”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繁忙
-
诗中“温饱岂不欲,违道予心悲”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道德的坚持
- C. 对亲情的思念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陆游的《拟古》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但陆游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挣扎与道德的遵守,而杜甫则更多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社会苦难。两者虽然主题相近,但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生活背景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