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暑二首
作者:杨万里
追凉能到竹溪无,
隔水斜阳未肯脯。
剩暑不蒙蕉扇扇,
细云聊债月梳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追寻凉意,能否抵达竹溪?隔着水面,斜阳似乎不愿意收敛它的热度。剩下的暑气连蕉扇都无法驱散,只有细细的云朵,轻轻梳理着月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追凉:寻找凉爽的地方。
- 竹溪:指竹林旁的小溪,象征清凉之地。
- 斜阳:指夕阳,光线倾斜,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未肯脯:不愿意退去,形容炎热的天气依然存在。
- 剩暑:剩余的暑气。
- 不蒙:无法覆盖、驱散。
- 蕉扇:用蕉叶做的扇子,常用来扇风降温。
- 聊债:随便聊聊,轻松的交谈。
- 梳梳:像梳理一样,形容轻柔的动作。
典故解析
此诗的意象中,竹溪、斜阳、蕉扇等,均来自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气候变化的时代。诗人借秋日的炎热,表达了对凉爽环境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秋暑二首》在描写秋日的炎热与对凉爽的向往之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自然观察。诗句开头以“追凉能到竹溪无”引入,表现出一种对清凉环境的渴望,竹溪象征着自然清凉的理想之地,然而现实的“隔水斜阳”却让这一理想难以实现。这里的“斜阳”不仅是对光线的描绘,更是对热气的暗示,强调了暑气的余留。
接着,诗人提及“剩暑不蒙蕉扇扇”,蕉扇的无力再次突显了炎热的持续。诗人用“细云聊债月梳梳”来结尾,细云似乎在轻轻拂过月光,增添了一种恬静与明朗的意象,使得炎热与凉爽之间的对比更加鲜明。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气候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追凉能到竹溪无:表达了诗人想要去凉爽的竹溪避暑的愿望。
- 隔水斜阳未肯脯:隔着水面,夕阳的热度依然存在,形象地表现了秋日的余热。
- 剩暑不蒙蕉扇扇:即使用蕉扇扇风,依然无法驱散残留的暑气,显示了热的持续。
- 细云聊债月梳梳:细云轻柔地梳理月光,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象征着希望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云比作梳子,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追凉”、“剩暑”等词语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秋日的炎热与对清凉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比与意象,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溪:象征清凉和宁静的场所,代表诗人对理想环境的向往。
- 斜阳:代表温暖与热情,同时也暗示着余热的存在。
- 蕉扇:象征消暑的工具,展现了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 细云:代表柔和与轻松,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竹溪”主要象征什么? A. 热情
B. 清凉
C. 干燥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的“斜阳未肯脯”意指__。 答案:斜阳不愿退去。
-
判断题:诗人对秋日的炎热表示乐观。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的作品,描写秋天的寂寥与思乡之情。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了秋天的壮丽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而杜甫的诗则沉重且富有历史感,二者在表现秋天的主题上各有千秋。
- 比较分析:杨万里的《秋暑二首》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杜甫的作品则多了几分对社会的关注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全面理解《秋暑二首》的诗意、背景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