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
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
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
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
白话文翻译:
这场雪似乎有些不如意,落得不够厚,地面也不够寒冷。远处的山岑依然显得翠绿,而竹林中却传来密集的鸟鸣。雪的景象仿佛映射了我心中的愁苦,稍微的烦恼在心头萦绕。诗卷打开又合上,清冷的气息渗透了我的衣襟。
注释:
- 天悭:天道的怜悯,指天上雪来的不如意。
- 聊尔:只不过是这样。
- 犹放:仍然放着,指景色未因雪而改变。
- 遥岑碧:远山依然青翠。
- 偏鸣:偏偏有鸟鸣声。
- 似供:似乎是为我提供。
- 愁里眼:心中愁苦的眼光。
- 小恼:些许的烦恼。
- 诗卷开还阖:反复打开合上的诗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著称,诗作多反映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借雪景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忧虑,表达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雪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烦恼。开头的“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展示了雪的稀薄,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又隐含着对生活的不满。接下来“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雪天与远山翠绿、竹林鸟鸣的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雪的飘落似乎成了诗人愁苦的映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烦恼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则引入了诗歌的创作过程,强调了在清寒中对诗的思索与情感的流露,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悭聊尔落:天公似乎不太眷顾这场雪,落得并不厚重。
- 地暖未教深:地面依旧温暖,雪没有积得很深。
- 犹放遥岑碧:远山依旧碧绿,雪并没有遮掩它的色彩。
- 偏鸣密竹林:竹林中却传来鸟儿的鸣叫,与雪景形成对比。
- 似供愁里眼:这雪的景象仿佛为我提供了愁苦的视角。
- 小恼客边心:心中有些小小的烦恼。
- 诗卷开还阖:我反复打开与合上的诗卷。
- 清寒溢素襟:清冷的气息渗透了我素雅的衣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似供愁里眼”)、对比(雪与远山、竹林的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烦恼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清冷与孤独,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 远山: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事物。
- 竹林:生机与活力的象征,鸟鸣则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悭聊尔落”中的“悭”字意思是什么?
A. 贫穷
B. 残缺
C. 不如意
D. 眷顾 -
诗中提到的“犹放遥岑碧”主要表现了什么?
A. 雪的覆盖
B. 山的翠绿
C. 冬天的寒冷
D. 鸟鸣的清脆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夜泊牛津口》 - 骆宾王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和罗巨济教雪二首》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均以雪为主题,前者更多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与烦恼,而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雪景和行旅的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