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年年腊後见冰姑》

时间: 2025-01-19 19:04:49

年年腊後见冰姑。

玉肌肤。

点琼酥。

不老花荣,经岁转敷腴。

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问征途。

寄音书。

定来无。

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

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年年腊后见冰姑
作者:吕胜己 〔宋代〕

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不老花荣,经岁转敷腴。
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
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白话文翻译:

每年腊月后,我总能见到冰姑,洁白的肌肤如玉,点缀着琼脂般的酥软。不老的花朵依然盛开,历经岁月依然丰盈。
她的身影在画中稀疏而浓密,明月下的影子也显得疏离。江南有位客人询问我的征途,寄来音信,是否能再相见?
不如在盆池边,巧妙的石头倚靠着浮图,静静地面对北山的林间隐者,妆点着小西湖的美景。


注释:

  • 腊后:腊月之后,指农历的腊月过后,通常是指春节前后。
  • 冰姑:诗中指的是一种美丽的女子形象,可能寓意着冬天的美丽。
  • 琼酥:形容女子的肌肤如琼玉般细腻光滑。
  • 不老花荣:指花朵常年盛开,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永恒。
  • 盆池:指的是池塘或水池,通常用来栽种花草。
  • 浮图:佛教建筑,指塔或寺庙。

典故解析:

  •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历史上以水乡、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北山林处士:可能指隐士或道士,象征着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志向。
  • 小西湖:指的是西湖,代表着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胜己是宋代的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该词作可能是在冬末春初之际写成,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年年腊后见冰姑》以“冰姑”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冬季的美丽与清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青春永驻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冰姑的肌肤比作玉,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温柔。接着,诗人又以“明月下影疏疏”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思念之情,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相思。此外,诗中提到的“巧石倚浮图”,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宁静美,还隐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词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同时,融合了对青春与美丽的深情追忆,形成了一个唯美而又感伤的诗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腊后见冰姑:每年腊月之后再次见到冰姑,表现出一种期盼。
  • 玉肌肤,点琼酥:用比喻强调冰姑的美丽,极尽赞美之词。
  • 不老花荣,经岁转敷腴:即使岁月流逝,她的美丽依旧,象征着恒久的青春。
  • 向背稀稠如画里:描绘冰姑的身影在画中如同真实,生动而细腻。
  • 明月下影疏疏:月光下的影子显得稀疏,暗示孤独与思念。
  • 江南有客问征途:引出他人对自己未来的关心,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 寄音书,定来无:对未来见面的期盼与不确定的情感。
  • 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自然之美,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面对隐者,感受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冰姑”比作玉,形象生动。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备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向背稀稠如画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美的向往、对青春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憧憬,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姑:象征美丽、青春、冷艳的女子。
  • 月光:象征孤独、思念与宁静。
  • 盆池、浮图: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冰姑”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美丽的女子
    • C. 自然的景色
  2. “年年腊后见冰姑”中的“腊后”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
    • B. 冬天
    • C. 腊月之后
  3. 诗人对未来的相遇持什么态度?

    • A. 确定
    • B. 怀疑
    • C. 忽略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吕胜己的词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