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时间: 2024-12-29 19:25:52意思解释
依韵和原甫昭君辞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此处省略原文)
白话文翻译
武帝常常征兵,北上登上单于台。最初希望以威势征服,最后却感到羞愧于自己来此。只是派出军队,万里征求良缘。未能消弭后世的祸患,玉颜却被黄埃所困。丹青虽无法令人遗恨,谋虑却少徘徊。月光如同汉宫所见,心向胡地却被摧残。在往昔李少卿听到笳声,动情而感到悲哀。壮丽的土地依然如此,蛾眉怎能轻易绽放。情意既无法传达,难道不止是肠肚九回。初冬实在难以保全,死去不如草莱。
注释
- 单于台: 指的是古代匈奴首领的台地,象征北方的敌人。
- 玉颜: 形容美人的面容,此处用来指代被困的王嫱(王昭君)。
- 丹青: 指绘画,这里形容美丽的画作无法表达内心的仇恨。
- 蛾眉: 指代美人的眉毛,象征女性的美丽和柔情。
- 肠九回: 指强烈的情感纠结,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
- 草莱: 指普通的草,暗示死亡后无所依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香严,宋朝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七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对王昭君的感慨,描绘了她出塞的无奈与悲伤,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王昭君的故事,展示了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深刻与复杂。诗中开头提到汉武帝对北方单于的征讨,表面上是为了威服敌人,实际上却隐含了对王昭君命运的感慨。通过“徒令出塞师,万里求龙媒”可见,王昭君为了国家的安宁而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这种对国家忠诚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冲突,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月如汉宫见,心向胡地摧”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王昭君的孤独与无奈,仿佛月亮也为她的遭遇而感到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帝常勒兵,北登单于台: 描述汉武帝出征北方,建立威势。
- 始欲以威服,竟亦惭怀来: 武帝初衷是希望能威服敌人,但内心却感到羞愧。
- 徒令出塞师,万里求龙媒: 即使出征也只能渴求美好的姻缘。
- 未弭後世患,玉颜困黄埃: 结果未能消除后世的祸患,王昭君的命运却被尘埃所困扰。
- 丹青不足恨,谋虑少徘徊: 美丽的画作无法表达内心的怨恨,反而让人感到无奈。
- 月如汉宫见,心向胡地摧: 月光照耀着王昭君的孤独,心向胡地却感到痛苦。
- 在昔李少卿,听笳动悲哀: 提到李少卿,感慨悲伤的笳声。
- 壮土尚如此,蛾眉安得开: 壮丽的土地依然如此,哪能轻易绽放美丽。
- 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 情意无法传达,内心的愁苦更是难以诉说。
- 初冬诚难保,死不如草莱: 反映了生命的脆弱,死去也不如简单的草。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玉颜困黄埃”形象地表现出王昭君的悲惨境遇。
- 对仗: 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王昭君的遭遇,表现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传达了人性中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单于台: 象征北方的敌人。
- 月: 代表孤独与思念。
- 蛾眉: 代表美丽与柔情。
- 草莱: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颜”指的是谁?
- A. 汉武帝
- B. 王昭君
- C. 李少卿
- D. 单于
- “月如汉宫见”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侧重于抒发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