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

时间: 2024-12-29 19:33:51

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

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
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从来没有能够活到千岁的人,怎么能见到千岁的果实呢?
我只能效仿古人所投的种子,虽然是琼瑶般的美好,所收获的却不止一颗。

注释:

  • 千岁人:指长寿者,传说中能够活到千岁的人。
  • 千岁实:指能够长久生存的果实,象征美好的成果。
  • 昔所投:指古人曾经种下的。
  • 琼瑶:指美玉,象征珍贵、美好之物。
  • 报非一:指所获得的回报不止一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圣俞,号鹤汀,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公元1002年,卒于1060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清新脱俗,兼具哲理与抒情。他与诗人苏轼等人齐名,代表了宋代诗歌的高度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朋友蔡仲谋饮酒时,正值桃子成熟的季节,诗中通过对长寿及果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将行与蔡仲谋饮分席上果得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长生与美好成果的思考。首句“曾无千岁人,安见千岁实”,以反问的方式引入主题,揭示了长寿与果实之间的矛盾—尽管人们渴望长寿,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因而不可能见到千年的果实。接下来的“聊效昔所投,琼瑶报非一”,则通过对古人种植的追忆,隐喻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尽管无法获得千岁之果,但通过努力,仍能得到一些珍贵的回报,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执着。

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学思考,强调了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无千岁人”:指出历史上没有人活到千岁,强调长寿的虚幻。
  2. “安见千岁实”:反问句,表示不可能见到这样的成果。
  3. “聊效昔所投”:提到古人曾经投撒的种子,暗示对过去的追忆。
  4. “琼瑶报非一”:说明尽管结果美好,回报却不止一项,象征努力的成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千岁人”与“千岁实”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句的形式,增强了诗的逻辑性与思辨性。
  • 比喻:将果实比作美好的结果,体现了追求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长寿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追忆古人种植的过程中,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结果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岁人:象征长寿与理想。
  • 千岁实:象征美好成果与理想化的愿望。
  • 琼瑶:象征珍贵、美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岁人”是指什么?
    A. 长寿者
    B. 年轻人
    C. 古代人

  2. “琼瑶”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贵重的物品
    B. 美好的成果
    C. 长寿的愿望

  3.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长寿与美好成果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李白更多的是豪情壮志,而梅尧臣则更显沉思与哲学。在李白的《将进酒》中,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梅尧臣则在追求美好与长寿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梅尧臣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