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谢师厚及第》

时间: 2025-01-01 15:01:09

宿雨洗新绿,朝日初闻莺。

风从天门来,吹下玉简名。

列星二十八,经纬何纵横。

南方朱鸟目,火焰令人惊。

其余撒沙众,龟鳖瓜瓠明。

吾欣安石後,世世有令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雨洗新绿,朝日初闻莺。 风从天门来,吹下玉简名。 列星二十八,经纬何纵横。 南方朱鸟目,火焰令人惊。 其余撒沙众,龟鳖瓜瓠明。 吾欣安石後,世世有令声。

白话文翻译:

夜雨洗净了新绿的景色,清晨的阳光下初闻黄莺的鸣叫。 春风从天门吹来,带下了名声如玉简般的荣耀。 二十八颗星星排列在天际,纵横交错非常复杂。 南方的朱鸟在鸣叫,烈焰般的色彩让人惊异。 其余的星辰如撒下的沙子,龟和鳖的图案清晰可见。 我欢欣于安石之后,世世代代都有美好的声誉。

注释:

  • 宿雨:指前一夜的雨。
  • 新绿:春天新生的绿色植物。
  • 玉简名:玉简是古代用来记载名号的书简,象征名声。
  • 列星二十八:指二十八宿,古代对星辰的划分。
  • 朱鸟:南方的神鸟,象征吉祥。
  • 火焰令人惊:形容朱鸟的颜色鲜艳,给人以惊叹。
  • 安石: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字,后世称其为“安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科举成功后,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名声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科举及名誉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清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盼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开头两句“宿雨洗新绿,朝日初闻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梅尧臣个人境遇的转变,从过去的沉寂到如今的光明希望。诗中提到的“风从天门来,吹下玉简名”,将风与名声相结合,暗示着名声的到来与春风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荣誉的渴望。

接下来的“列星二十八,经纬何纵横”则引入了宇宙的广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二十八宿象征着命运的安排与复杂。之后提到的“南方朱鸟目,火焰令人惊”,通过朱鸟这一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吉祥与荣誉的渴望,并传达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吾欣安石后,世世有令声”,则体现了诗人对杰出人物的敬仰,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够留名于世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个人命运的寄托,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声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宿雨洗新绿:夜间的雨水洗净了万物,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2. 朝日初闻莺:清晨的阳光照耀下,黄莺开始鸣叫,形成和谐美好的画面。
    3. 风从天门来:春风从天边吹来,寓意着新的机遇和希望。
    4. 吹下玉简名:风带来了名声,象征着荣誉的到来。
    5. 列星二十八:提到二十八宿,表示对宇宙和命运的思考。
    6. 经纬何纵横:宇宙的复杂与人事的纷繁交错,表达对命运的感慨。
    7. 南方朱鸟目:南方的鸟鸣,象征着吉祥与希望。
    8. 火焰令人惊:朱鸟的颜色鲜艳,给人以惊艳的感觉。
    9. 其余撒沙众:其他星辰如同撒下的沙粒,形象地表现出星空的浩瀚。
    10. 龟鳖瓜瓠明:龟与鳖的图案清晰可见,象征着智慧与长寿。
    11. 吾欣安石后:表达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12. 世世有令声:希望自己能留名于世,流传后世。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渴望名声与荣耀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宿雨:象征着新的开始。
  • 新绿:代表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活力。
  • 玉简名:代表名声与个人成就。
  • 朱鸟:象征吉祥与美好的未来。
  • 星辰:象征命运与人生的复杂性。
  • 龟鳖:象征智慧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方朱鸟”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吉祥
    • C. 友情
  2. “宿雨洗新绿”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夏天的炎热
    • B. 春天的清新
    • C. 秋天的萧瑟
  3. 诗中“吾欣安石后”的“安石”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喜谢师厚及第》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有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但梅尧臣更侧重于荣誉与希望,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与人生的忧虑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